【第四周】和美的月夜,丰硕的中秋
时间:2015-10-13   浏览:2305

【第四周】和美的月夜,丰硕的中秋

历史教研组长 孙寿龙老师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刚刚经历了世界举目举国振奋的93阅兵,很快又要歆享温情温馨的和美中秋。

金秋送爽之时,中秋佳节将至,赏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叹佳节倍思亲此事古难全,祝千里共婵娟,亲情恒久远!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动。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也称团圆节。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的中国,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在多民族的我国,有二十多个民族也在欢庆中秋节,同样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亚的韩国日本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甚至远在非洲的坦桑尼亚也有欢度中秋的习俗。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华人也是仲秋同庆,并为世界各地接受,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和载体。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祈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所以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

应该说,中秋节在几个传统节日中,颇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中秋明月被赋予很深的文化内涵,既象征着团圆合满,也给人一种恬静、温和、安定的美感。几千年来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中秋佳节的形式得以大众化地传承下来,在当今时代有助于倡导重视家庭、尊重自然、崇尚和合的意识。通过传统节日,我们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从现实看中秋节是一个丰硕收获的预祝和歆享欣喜的时节。

虽带有秋风萧瑟、落叶飘飘后几分悲秋的凄凉,但这是个怀里装着富足的果实,回报勤劳的时节,这是个用红艳艳紫晶晶飘散着成熟的时节,这是个湖光秋月两相和霜叶红于二月花绘出一个个绚丽梦想的时节!

同学们,你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萦绕着温馨、关怀与期望的为学之地,你们就是生活在一个让你们在和美中充实自己,让自己走向丰硕的加油站!你们就是生活在一个让你们通过你们的努力来塑造你的梦想,实现你的梦想的起飞出发地!

记得不,我们学校的期盼:让学生实现心中的梦想!

记得不,10,3号是我们学校90周年校庆日。

在历史的年轮中,90这是一个意气风发成熟的年龄,一个成熟殷殷的期盼: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你心中的梦想!

借一段话与同学共勉:

梦想被确定期限,就变成了目标;

目标经过分解就变成计划;

计划经过行动,就变成了现实。

成功的程序,起初就是梦想。

因为梦想,我们走进成功的圈子,

拥有成功的思想,进而养成成功的习惯,最终品尝成功的结果!

籍此佳节,祝福同学们,祝福老师们,祝福我们的学校!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

2015921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