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青岛六十六中研学之旅开启红色记忆
时间:2018-07-16   浏览:124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第二天,同学们的研学之路继续,经历了前一晚的雨水浸润,曲阜的天气不再那么闷,但高达35度的气温仍然持续着。

一晚上的休整,同学们的疲惫感消除殆尽,前一天的研学,同学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思想更加坚定,青涩、年轻、活力的脸庞上挂着满足的笑容,同学们开启了孔庙、孔府、孔林的研学之行。

在孔庙,同学们被气宇轩昂和庄严肃穆的建筑所震撼,“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之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这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

后人为赞颂孔子思想对我国社会所发生的深远影响,使用了“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八个字,意即他的贡献如同一夺一样大,他的主张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可见孔子受世人的欢迎程度之高。

    漫步在中国四大文庙之一孔庙之内,同学们追随着圣人步伐,聆听两千七百多年前的圣训,观摩气势磅礴的碑文。“在三孔景点,我看到有很多外国人,为什么孔子文化的影响力这么大,我觉得经过历史的沉淀,孔子的高瞻远瞩能够被认可,就已经说明了一切,作为学生,我应该了解这种文化,遵循圣人的教诲。”高一一班的于易琛同学说。

    孔府,即衍圣公府,是我国现存较完整的明代公爵府,也是管理孔子祀事及孔式族务的府邸。徜徉孔府之内,脑海中浮现明代孔府内的繁荣景象。同学们或驻足孔府大堂,或停留内宅观望,深刻感受孔府大院的庄严。

    在孔林这座世界上延时最久的墓地,同学们停手驻足,怀着无比敬仰之情,瞻仰几千年间的圣贤之墓。

上午的活动,同样在烈日下完成,稍作休息之后,同学们便启程前往本次研学的第二站——台儿庄。

驱车三个多小时,下午3点左右,同学们来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庄严、肃穆的纪念馆,陈列着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记忆。

    1938年发生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继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重大胜利,也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

    怀着沉重的心情,同学们缓缓而入,认真聆听讲解,对过去的这段历史愤然于胸。在《血战台儿庄》巨幅全景画前,看着360度还原的战场,仿佛大战就发生在眼前一般,同学们久久矗立,悲愤之情瞬间涌出,“给我深刻的教育,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一定好好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辜负革命先烈用生命给我们换回的幸福生活。”高一一班的李盛尧同学说。

    台儿庄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和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古城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称。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古城,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中国最美水乡”之誉,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古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

    在台儿庄古城,同学们体验了中国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柳编。看着同学们忙的不亦乐乎,老师们也按捺不住,纷纷动手体验起这一传统技艺。同学们一丝不苟的编制,有模有样,不一会,一个个柳编制品的底部便在同学们的手中出现。

    夜幕降临,缤纷的霓虹给台儿庄古城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同学们期待已久的夜游古城拉开序幕。惊叹台儿庄古城绚丽夜景的同时,同学们也为它的历史所吸引。这座古城不仅有美丽多彩的夜景,经历二战炮火的洗礼也为它增添了一层厚重的历史色彩。“通过讲解和现场一些资料,我了解到台儿庄古城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能感受到那场台儿庄大战的惨烈,也能体会到当时我们的落后,这在我平时的生活中不常见,更敦促我要好好学习。”高一一班班长何泽厚说。

    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在这次研学中受益匪浅,听到了从未听说过的历史逸闻,也了解到了那段惨烈的红色回忆。高一一班的王世杰同学说:“今天下午看到的,都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让我们勿忘国耻,激励自己,通过这次研学,我觉得不论是圣人的教诲,还是那段难堪的红色回忆,都让我懂得学习不光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有能力帮助别人,使国家变得更强大。”

    台儿庄古城研学结束之后,本次研学活动也宣告结束,同学们将在台儿庄休息一夜,第二天将乘车返回青岛。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