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刚开工就盼望下一个节日?
三月份的节日可真不少,除了圆滚滚的元宵节、吃豆豆的龙头节、把你捧在手心的妇女节、盼着去种一颗小树苗的植树节,可别忘了你的耳朵也是要过节的。
耳朵也有节?
是的, 3月3日是第十九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
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听力残疾严重损害人的听觉言语功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有效预防听力残疾,从源头上避免听力残疾的发生。
5件事最毁听力
01常戴入耳式耳机
据不完全统计,地铁及公交车的背景噪声达70分贝。
在嘈杂环境下,人们会不自觉地提高耳机音量,对听力造成一定的损害。
在公交车、地铁及其他嘈杂环境中最好不要戴耳机听音乐。
02经常去KTV、夜店
KTV、酒吧等背景噪音更可高达110分贝,完全可以一瞬间“偷走”人们的听力。
尽量避免在嘈杂环境中久待,或是戴上防噪耳塞。
03楼层住得高
地面嘈杂,有“拔音”的效果,导致高层室内噪音也较大。
应减少开窗或常备防噪耳塞。
04开车时开窗户
开快车时的风噪声和开慢车时的交通噪音都会损害听力。
开快车时风噪声可能会超过100分贝,这对听力损伤很大。除此之外,大声鸣笛、车内大音量听歌等,同样会对耳朵造成伤害。
在开车过程中,尽量关上车窗,音乐音量别开太大。
05不良生活习惯
很多人擤鼻涕时,喜欢同时捏住两侧鼻子用力擤。殊不知这样会使鼻涕冲浪般“冲进”中耳,使中耳内的器官“溺水”,导致听力损害。
另外,一些不正确的掏耳朵习惯,如用发卡等尖锐物品掏耳,有可能造成鼓膜穿孔,严重损伤听力;用未消过毒的挖耳勺掏耳朵则可能造成外耳道发炎。
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健康
01保持低音量
日常建议的安全音量水平是低于85分贝,持续时间不超过8个小时。如果听者无法理解离自己一臂距离远的人的说话,或者如果听者耳内疼痛或者耳鸣,那么声音可能就太大了。
02戴耳塞
在夜总会、迪厅、酒吧、体育赛场和其他噪音巨大的场所,使用耳塞来保护听力。正确使用耳塞,可将噪音接触降低5至45分贝。
03使用适配的耳机
选择合适的耳机,可让使用者用较低的音量就能听清。经常在火车或飞机上使用个人音频设备的人应考虑使用降噪耳机。
戴耳机应该要注意
①要挑选音质佳、杂音小的耳机。要保护双耳,就要选择高清晰音质、CD音质的耳机。千万不要贪图便宜,而购买低价劣质的耳机。
②成人每天用耳机不超过3~4小时,青少年因听觉器官还未发育成熟,每天不宜超过1~2小时,以间歇收听为宜。
③音量听清楚就行,不要高音量,用耳机音乐应注意减小音量,以柔和不刺耳为宜,应该保持在40到60分贝为最佳,应该挑选音量可以灵活自由控制的耳机,遇到声音突然变大等情况可以及时的调整,保护听力。
④别只用一边。
⑤头戴耳机比耳塞耳机伤害小些。只有头戴式的耳机无需入耳,几乎不会对耳道、耳膜产生伤害,对耳朵的损害最小。而且头戴式耳机的音效非常的好。在购买耳机时应该尽量挑选头戴式的耳机。
04重视听力安全等级
设定个人音频设备的听力安全等级,即在安静环境中将音量调到不超过最高音量60%的舒适水平,这也是保持低音量收听的一个办法。
05让耳朵休息一会
去夜总会、迪厅、酒吧、体育赛事和其它嘈杂的场所时,时不时地到安静的地方待一会,减少接触噪声的总时长,让听觉器官得到休息。
06避开巨大声响
在噪音巨大的场所,尽量远离扩音器等声源。待在相对安静的区域也能减少噪音的损伤。
07减少使用音频设备的时间
除了降低音量,还建议将每天听音频设备的时间限制在一小时以内。
08注意听力损失的迹象
如出现耳鸣,听门铃、电话铃和闹钟铃等高音时有困难,听不清别人讲话(特别是在电话时),或者在其它嘈杂环境中跟不上别人的谈话,应当考虑听力受损,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09父母要发挥积极作用
父母要告诉孩子保护听力的重要性,监督并减少他们接触巨大的噪音。父母还需从自己做起,在保护听力方面成为子女的榜样。另外,建议给青少年等高风险人群定期检查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