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七月,我走出大学校门,走进青岛66中。在这个学校里,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这里有领导严格的训导,有长辈细心的呵护,有姐妹兄弟的纯纯情谊,有师傅前辈的谆谆教诲。
初为人师,学校为年轻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倾尽心力,赛课,评课,开讲座,结对子,办培训班,集体备课,跟踪听课……年轻的我们缺乏社会阅历,缺乏教学经验,但是我们不缺热情和干劲,不缺浪漫和信心。有这么好的成长环境,有学校领导和前辈们的真切关怀,我们怎能不全心投入,加倍努力?教研组和备课组是我立足三尺讲台的力量源泉,组内老师资源共享,成绩共创,常常是在老师们热烈的讨论、激烈的争辩或细致的研究甚至简单的交谈中,教学难题被一一化解,在浓厚而自由的教研氛围里我被带入了物理教学的奇妙世界.
我们的学校藏龙卧虎,有不少优秀的老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他们的课堂全部对外开放。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宝藏,我一边精心打理自己的教学工作,一边兴奋而贪婪地奔走于各个教室之间,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向资深教师学习的机会,特别是从2004到2010六年间,我跟随市学科带头人王贤福老师学习,跟踪听完了所有高中物理课程,这让我的业务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2009年6月,我送走了自己第一届毕业生,三年努力所得的果实让我欣喜不已,后来我连续接任2008、2012、2015、2017级的班主任。带班和高考经验越来越丰富。2018年9月开始,我担任年级组长,使我有了更多提高和展示自我的机会,给了我一个更好更广阔的成长空间。2014年2月,我顺利晋级,成为一级教师。
我深切地感受到66中是教师成长的乐土。春去秋至,16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学校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务实肯干的学校领导带领我们开拓着新的成功发展之路。我们当年的青涩已经变得成熟,青春的事业仍然在这里延续,我们期待着在学校这方神圣的土地上开出更艳丽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