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2日上午,青岛六十六中在学校会议室举行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暨专题“三述”。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党总支书记髙会香主持会议并重点导读,校长相佃国进行了专题“三述”,全体中层及以上干部、各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学习交流。
今天的“第一议题”是总书记的“开学第一课”,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这是髙会香在导读学习时的第一个话题。她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了总书记的“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个人感悟和学校实际工作,对总书记提出的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突变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等七种能力逐一解读。
“第一议题”之后,髙会香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方法论,重点分享了精准、协同、牵住“牛鼻子”、“扑下身子”四种方法。她强调,“精准”就是指精炼、准确,从工作谋划、目标指向、工作路径、工作抓手等都要精确准确,既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更是一种务实的工作方法,这也是学校一直以来强调精细化管理、精致化管理的内涵之一;“协同”,要求从工作谋划上要有系统思维、统筹兼顾,从工作落实上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比如说每位同志自己的分管工作落实,比如说学校的处室管理和年级管理等不同工作条块之间,提高协同性意义重要而关键;牵住“牛鼻子”就是要抓住重点人、重点事;“扑下身子”就是要真抓实干、深入一线、抓铁有痕…
第三个板块内容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专题学习。相佃国作为“三述”主讲人,他首先与大家分享了前面话题的学习感悟,对学校常态化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协同性等又提出了具体要求。随后他结合对当前教育工作的深入思考,突出阐述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特别针对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树立正确成才观育人观等具体内容提出了贯彻落实思路和意见。最后特别强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是新时代引领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广泛宣传、积极落实。
干部们同步做了学习感悟交流(附后)。最后髙会香指出,今天的集中学习暨“三述”,既是一次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专题学习研讨,也是一次重要的干部主题培训,同时也是学校精细化管理、协同性落实的再推进。希望同志们用心研读领悟,以更好的提升自己、推进工作。
学习感悟
校长相佃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体现出“治大国”的深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也非常具体地阐释着“烹小鲜”的精义妙道。
总书记强调工作“精准”。学校工作精准体现在目标精准、方法精准、落实精准等各方面。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和目标,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制定分阶段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方法,精准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不负党和国家赋予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总书记强调“扑下身子”。学校管理干部要沉到一线调研,倾听师生民意,汇聚师生智慧,让工作接地气;我们教师要与学生、家长开展广泛、常态化沟通交流,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符合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
总书记强调抓“关键少数”。我们抓教学质量,就要抓住课堂这个“牛鼻子”,抓住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骨干教师;我们抓立德树人,就要抓住德育课程这个“牛鼻子”,抓住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发挥好他们的引领带动作用。
总书记强调“协同”。学校改革的着力点也在于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学校工作是一盘棋,处室协同、年级协同、干群协同、师生协同……上下同欲者胜。“十个指头弹钢琴”才能建设精致管理、品质立校的现代高中。
党总支书记髙会香
“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的突出内容。“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干部必须要强化“干”的意识,要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要以上率下、勇挑重担、真抓实干,这样才能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尽管自己不属于年轻干部了,但是必须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关键少数”中一员,主动担当作为,全力尽职尽责,努力为党旗增辉为党徽添彩,积极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努力。
副校长沃春霞
今天学习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方法论,其中一个方法是牵住“牛鼻子”,从自己分管的德育工作理解,德育校本课程的构建就是“牛鼻子”。我们的课程一定是从学生的学习出发,基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指向每一位学生的未来。目前我们正面临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学生普遍缺乏内动力的教育命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课程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选择,能够助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最终指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工会主席、纪检委员苏高霖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教育评价改革的方针,明确了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考核评价的根本,明确教育发展深层改革治理的重要方略。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就是对我校发展的航标方向指引,青岛66中教师队伍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师德师风建设是基础,要按照精准、协同、牵牛鼻子、扑下身子的要求,发挥工会团结教育职能,发挥师德考核精细化管理的作用,精准施策,形成合力,针对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抓住重点,有效突破,扑下身子为教职工发展服务,为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服务,践行“求真务实”校训精神,努力工作,让学生实现心中的梦想,让这所百年老校再现辉煌。
办公室主任、行政党支部书记王坚
提高政治能力、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提高改革攻坚能力,提高应急处突能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提高抓落实能力,这七个“提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提出。总书记的讲话,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指明了方向。今后的工作、学习,我一定会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自觉增强大局观念、全局视野和创新思维,积极主动学习,俯下身子工作,干字当头、实字为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本领,更好地肩负起身上的职责,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第二教师党支部书记姜莉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论》第三卷中多次提到了“精准”。精准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务实管用的工作方法。“精准”,顾名思义,即精细、准确。强调准确,要求在工作中做到精准到位、精准发力,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在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精准治理上下功夫。强调精细,要求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在我们的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认真贯彻执行这一方法,课前科学安排时间,整合教材,高质备课,结合我们学校的具体学情,制定出符合我们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方案,课后辅导方案和评价方案,真正做到精致课堂、精准施教、精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