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纳入学业质量标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深入贯彻落实《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经过学校领导前期的多次学农工作会的周密部署,2020年12月14日至18日,青岛66中高二年级在即墨金口学农基地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学农实践活动,为我校学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学以致用提供了平台,培养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劳动技能。
14日的清晨,青岛66中高二同学期待已久的学农活动终于落地成行。7点20,伴随着校园里如约响起的早自习铃声,大巴车也准时出发了。这一次,同学们将要去校园外的社会课堂中,学习很多课本之外的新知识、新本领!大家比着开心的“V”字手,唱着青春飞扬的歌曲,激动地交流着对学农基地的憧憬,两个小时的车程,丝毫不觉得漫长。
14日的即墨,气温达到了零下7度,但是同学们的劳动热情却如同冬日的暖阳一样,让这个原本萧瑟的季节,变得分外热闹。各班在分派宿舍、整理内务后,分头奔赴各个项目活动点。
在本次活动的前期工作中,学校领导倾注了大量心血。早在一月前,我校领导就开始与活动各方协商对接,并多次前往即墨金口实地考察相关地点,在反复修改磨合后最终敲定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有趣的学习行程,并明确了对学生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管理细则。
蓝天白云下,是大家蜿蜒前进的身影。猜一猜,这个班是去学什么?
这是飘着香甜味道的果艺课。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糖的历史后,就开始教同学们如何制作山楂糖球。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指导细心认真地完成每一个步骤,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传说中的“炒糖色”,听老师讲得明明白白,可是操作起来其实并不容易,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喝掉失败了的“废糖水”,我们重新再来!终于,当砂糖融化成迷人的金色半固体并裹在山楂球上的时候,大家幸福感瞬间爆棚!通过自己劳动做出的食物,分外香甜!
忙碌的小厨师从果艺课教室转出来,又走进了糖艺课的天地。在这里,大家挑战了花生蘸和牛轧糖的制作。颠起炒锅,花生开炒!当香喷喷的花生熟了的味道弥漫了整个教室时,另一个锅里的糖水也基本熬好。把糖水划一道口子,可以迅速闭合时,就是花生和糖“亲密接触”的最佳时机。瞧,这就是我们炒干水分之后颗粒分明的花生蘸成品!再瞧,这个牛轧糖糊糊居然能拉出这么长这么黏的丝!别急,咱们得严格按照食谱得比例来调出黄油、棉花糖、奶粉和水的混合物,还得开小火不断地搅动,搅得手臂酸痛,才能撒入花生碎并最终捏出成品糖的形状呢!和“胜利的果实”合了影之后,大家都忙不迭地大块朵颐起来,不过,同时,小吃货们也已经做好计划,决心回家后给父母师长们制作一份惊喜!
种植课上,大家体验了“纸上种植”、“立体种植”等多种多样的种植形式,从挑拣种子开始,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小生命。试想,人类为了更好地解决粮食问题,发挥了多少智慧,经历了多少实践呢!
定向越野中,同学们分组完成判读地形、地势、方向的任务,通过途中的各种障碍,快速到达各个目标地点。这项挑战让同学们的心紧紧团结在一起,也提升了自信心!原来,走出教室,在这广阔的野外中,我也可以做得很棒!
田野活动中,同学们学习了各种植物的外观特点和生活习性。随着山间小道一路上行,大家一直走到没有水泥路的山顶。踩着松软的土地,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弥漫在了每个人的心底……
在神秘的中医课上,老师教大家指认了一些常用的穴位,还教给大家摸脉的一些基本知识。同学们知道了揉搓大椎穴可以防治感冒,揉搓合谷穴可以止痛,以后在生活中可以做个小小保健医生了!老师还给大家介绍了《黄帝内经》等中医学宝典,激起发了大家对于祖国中医文化的深深热爱之情。
瞧,我们的球被鼓顶上天了!这是有趣的“鼓动人心”活动,这是一项团队合作项目,考验的是队员们的默契与技巧,更是在团队竞技对抗中培养同学们不服输的精神。
野炊活动,可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分好工后,有的同学拾柴火,有的同学搭灶台,有的同学洗锅铲,有的同学洗食材;火小了就添点柴,水干了就加点水……这对于城市长大的孩子可是一个个不小的挑战!紧张的劳作过后,食物终于煮熟了。看着一个个可爱的小花生、小地瓜、小芋头安安静静地躺在盆里向大家哈着热气,同学们的心里也是热乎乎的!
茶艺课程,让大家深深体味到了中华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老师介绍了摆在桌子上的几件茶具的名称与用途。接着,就开始教大家如何斟茶、敬茶。“高山流水”“凤凰三点头”“韩信点兵”“鲤鱼跃龙门”……伴随这一招一式的学习,同学们深深沉浸在这种举手投足的风雅中……
在动物喂养活动中,同学们和猪、羊、兔等家畜密切接触,了解了它们的生活习性、繁育特点,初步学习了畜牧业的常识。同学们了解到,萌哒哒的牲畜们,其喂养也并非容易的事情,行行都是学问!
镢头挥起来,地瓜挖起来!带队老师教给大家“顺藤摸瓜”,在瓜蔓周围30公分处挖起来,一串儿胖胖的地瓜就带着新鲜的泥土的清香,呈现在大家眼前了。但是,挖地瓜,是个技术活,更是个力气活。不一会儿,同学们就满头大汗,挥镢头的手臂也酸痛起来,但是没有一个人耍赖偷懒,喊苦喊累。收获粮食尚且如此不易,何况是耕种呢!农民伯伯从种到收,要付出多少辛苦劳作和汗水呀?站在田间地头,手捧一个个沉甸甸的地瓜,同学们用双手真切触摸到了“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的含义。
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在食堂里用餐时,每一样食物都是那样香甜。大家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同时感恩现在美好生活的一点一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相信以后大家在饭菜不合口味时,会多加体谅,减少食物的浪费。
高会香书记、臧绍法主任和王在喜主任等学校领导也来到了学农基地,探望同学们,并品尝了同学们的劳动成果。高书记恳切地和同学们谈心道:“我们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到了农事劳作地不易,体会到了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的快乐,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快乐,在每一个同学的心里,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勤劳、简朴、团结、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等这些美好的词汇能一直陪伴大家!”
本次学农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劳动精神、劳动观念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的道理,更好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难忘的学农经历,是同学们成长路上的一处不一样的风景,它洗掉了同学们身上的骄奢之气,教会六十六学子懂得感恩,形成高尚完善人格,鞭策同学们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接力人而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