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百年峥嵘岁月,传承奋斗青年先行。
为引导广大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担当时代责任,青岛六十六中开设“学党史·正青春”栏目,向青年朋友讲述一个初心故事,重温一部爱国电影,分享一首革命歌曲,走进一个红色地标,推荐一本党史书籍。
回首百年光阴,从上海石库门的星星之火,到嘉兴南湖的点点波澜,我党在泥泞中起步,在曲折中发展,带领全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今天,带你重温红色岁月,缅怀峥嵘历史。
一个初心故事
赵一曼:甘将热血沃中华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赵一曼受中国共产党的指派,前往东北开展抗日工作。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担任掩护,奋勇抵抗,却寡不敌众,左手手腕、左大腿骨中弹,不幸被捕。
被捕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想尽方法折磨赵一曼。而面对敌人的酷刑,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最终,赵一曼被押赴刑场,牺牲前,她给八岁儿子留下了一封家书。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以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
一部爱国电影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崔嵬与陈怀皑于1957年合作导演的第一部影片。影片改编自杨沫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知识女性林道静几经周折与磨难,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
该片女主人公林道静为了追求自由、抗婚出逃,在茫然之下想要投海自尽,被大学生余永泽救回。而后在北平结识了进步学生、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等人,明白了革命救国的道理。最终经历国民党反动派的陷害、逮捕和一次次的爱国学生运动,林道静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学生运动领袖。从此,林道静走上了一条极不平凡且充满危险和考验的革命之路。古老的中华大地,回荡着这代青年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青春之歌。1995年12月27日,在中国电影世纪奖的评选活动中,该片荣获中国电影90周年十大优秀影片奖项。
一首革命歌曲
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是由光未然作词、阎述诗作曲的一首抗战歌曲。1935年,光未然在报纸上发表了一首小诗,阎述诗受到了诗歌的感染,想起自己在参加学生运动时的情景:敌人用刺刀阻止同学们的脚步,许多人付出了鲜血的代价,但大家仍然情绪高涨……他激动地提笔为这首诗谱了曲。
歌曲先是由学校里的学生合唱,后来逐渐传到了一些抗日团体里,成为他们用来鼓舞士气的“战歌”。2009年5月,该曲入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
一个红色地标
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革命旧址曾经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期间,中共中央书记处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枣园革命旧址中央坐落着中央书记处礼堂,依山分布着5座独立的院落,分别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旧居。后沟西山下是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的讲话台和中央社会部旧址。1996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