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 喜迎建党百年——我校举行“迎七一·庆百年”升旗仪式
时间:2021-07-12   浏览:2237

7月1日,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从南湖红船的起航,到遵义会议的转折;从延安窑洞的灯光,到三大战役的胜利;从天安门城楼庄严的宣告,到南巡讲话带来的改革春天;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100年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向世界讲述一个伟大政党星火燎原的故事。

牢记初心使命 喜迎建党百年——我校举行“迎七一·庆百年”升旗仪式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6月28日早上7点半,全校师生隆重集会举行青岛六十六中“牢记初心使命 喜迎建党百年”迎七一升旗仪式。升旗仪式由团委书记管晓倩主持。

牢记初心使命 喜迎建党百年——我校举行“迎七一·庆百年”升旗仪式

牢记初心使命 喜迎建党百年——我校举行“迎七一·庆百年”升旗仪式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用吾辈之青春,护盛世之中华。当代高中生应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担,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把火红的青春献给党、献给祖国、献给人民。高二3班祖力亚尔、刘子祺、李凯、尉欣怡、阿力马斯白克、玛木合同学带来朗诵《我将无我 不负重托》。

牢记初心使命 喜迎建党百年——我校举行“迎七一·庆百年”升旗仪式

我将无我 不负重托

时逢百年,落笔青春,眼前突然浮现青年们勠力同心奋勇争先的背影。耳畔,突然想起掷地有声的呐喊。在五四运动百年纪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掷地有声、震撼人心的重要讲话,深切鼓动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信仰信念信心,激励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拓展生命的宽度,丰厚人生的质感,润染时光的底色。我们正处于历史节点,站在时代浪尖。无畏青年 应具泱泱华夏之风,创青春之后道。

苦苦探索,初现真理之光。视线拉回到100年前,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破败的国,贫穷的家。维新志士谭嗣同写下这样悲壮的诗句:“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一批批仁人志士知耻而后勇,绝地而后生,蹈锋饮血,前赴后继,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经过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迷惘中的中国人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高举起“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以摧枯拉朽之势,气势磅礴之力,唤醒了东方这头沉睡的巨狮。五四运动拯救了民族危亡、捍卫了民族尊严、凝聚了民族力量。这是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使命,需要一代接着一代人的持续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今天,就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永不停步地开拓前进。

拳拳之心,归来仍是少年。五四先驱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发表警世言论:“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国人无自觉心者,其国必殆。二者俱无,国必不国。”不论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爱国心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没有一颗拳拳之心,就像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始终是一颗漂泊的浮萍,心无所依。爱国不是空喊口号,爱国主义作为科学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一部分,其不光是感性的,发心的,它还是真理的,实践的。青年人要把“爱国”二字镌刻在心间,流淌于血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祖国培养下历练,在立誓报国中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经典,意思就是告诉青年人要正确处理“大我”与“小我”的关系,要把个人命运同家国命运紧紧相连,要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志存高远,勇立鸿鹄浩志。鱼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有了理想,奋斗才有目标,有了信念,人生才有航向。“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 ……始终都是习近平总书记挂在嘴边的殷殷希望、谆谆教导。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只有13人,到现在已发展成为国际上第一先进政党,这个过程中一串串闪光的名字彪炳史册: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秋瑾、孙中山……他们舍生取义,用鲜血谱写胜利的讴歌,他们永垂不朽,用生命践行信念的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时代号召,中国青年运动始终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就能保证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和中国青年先锋力量,始终树立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最高目标,就能确保党的事业灯烛辉煌,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00年,可以见证36525次日升月落,可以收获一百次成熟的麦子,可以让大树长成参天模样。

100年,可以把大街上的马匹变成川流不息的汽车,可以把五千年湛蓝的天空,布满航线。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100年,可以让一个党,从50多个人到9100多万人,可以把一个文明古国重新推回世界中央。

100年,没有人永远年轻,却总有人,正年轻。

一百年间,中国青年,赤诚不改,步履不停,青年永在,青春永在。山高路远,风光无限,一百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也可以是创造奇迹所需要的时间,

这是我们的一百年,更是我们一个新的起点。未来,永远是我们的。因此我们更不要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战火的硝烟虽已远去,然而历史永远不该也不会被忘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了辉煌,开辟了未来。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首,是为了阔步前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希望同学们知史惜今,增强“四个自信”,把青春之我汇入人民,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