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资讯 学校首页> 校园资讯
田间课堂助成长,领导慰问暖人心——青岛六十六中校领导看望慰问学农师生
时间:2022-03-11   浏览:2542

全体高一年级学农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3月2日上午,青岛六十六中党总支书记高会香、工会主席苏高霖、办公室主任王坚来到青岛市中学生学农实践基地,看望并慰问参加学农实践活动的高一年级全体师生,深入了解学农情况。 

田间课堂助成长,领导慰问暖人心——青岛六十六中校领导看望慰问学农师生

领导一行在副校长李世杰、校务委员王存智的陪同下,走进宿舍区、操场、食堂与同学们近距离交流,了解同学们在基地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随后,领导们走进烘焙、磨豆腐、野炊、果树管理、定向越野、种植、阳台小菜园等授课地点,与师生交流学农趣事,一同分享劳动的喜悦和快乐。同时,高书记强调,用心上好每节课,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与此同时更要注意个人安全、戴好口罩,不断提高防疫意识。

田间课堂助成长,领导慰问暖人心——青岛六十六中校领导看望慰问学农师生

田间课堂助成长,领导慰问暖人心——青岛六十六中校领导看望慰问学农师生

高一六班学农感悟——赵英睿

 

3月2日的上午,我们学习的是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首先同学们在西方饮食文化的教室落座学习,西方人的用餐方式多是分餐制,他们的餐桌一般是长方桌。男女主人坐在桌子一头一尾的位置,其余人男女分开落座,因为西方侧重于社交友谊。他们注重于摆盘,菜与菜之间互不干扰。不同于中国的讲究色香味俱全。

西方人主食以肉食为主,他们把肉按颜色分为两类—红肉和白肉。红肉为猪牛羊肉一类,吃的时候一般配红葡萄酒,而白肉则以海鲜为主,常配白葡萄酒食用。他们对酒的研究也很深。像我们知道的:苏格兰的威士忌、荷兰的金酒、法国的白兰地等等。

西方的餐具与我们也大不相同。我们用的是筷子,而他们则用的是刀叉。刀叉也有很多类,分别用来吃主食、辅食甜品等。

接下来就是中国的饮食文化啦!中国吃宴席一般是合餐制,桌子一般为圆桌,寓意着团团圆圆。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因此古代有称在位的皇帝为“肉食者”。

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座位、上菜顺序吃饭喝酒饮茶上都用很多讲究。上菜顺序应为先冷后热,主食前要上汤,因为上汤了就意味着菜上完了。在餐桌上长辈要先动筷其他人才可以开吃。吃饭过程中要多交流讲究热闹。浊酒松醪吃两钟,醉拖长袖舞春风。宴会饮酒是必不可少的。中国的酒的历史也是渊远流长。古代诗人都爱习酒,浓酒、淡酒、烈酒…而在宴会上喝酒却是很讲究的,无论倒酒还是劝酒都有其规则。中国饮食需用筷子,筷子的摆放有很多禁忌如:不能把筷子插进碗里、不能用筷子指人、不能用筷子敲碗、给别人夹菜要用公筷等等。

同学们对中西方传统饮食文化非常感兴趣,他们亲自模拟了中西方餐桌上的座次安排,大家对本次课程都意犹未尽。我们也学习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礼仪和传统知识,很期待接下来几天的学农生活。

田间课堂助成长,领导慰问暖人心——青岛六十六中校领导看望慰问学农师生

田间课堂助成长,领导慰问暖人心——青岛六十六中校领导看望慰问学农师生

高一八班学农感悟——张笑涵

 

今天我们班顺利院成了“磨豆腐””种植”两个学农项目。

上午是磨豆腐,我在我们组主要是磨豆的角色,其余三人加豆、添水固定磨盘,我们组第三名完成了魔豆任务,保证磨出来的豆无颗粒感奶油状,之厉,老师将我们磨好的豆倒进了锅中,大家分工合作,齐心傻力一卷亏豆腐房满出锅,加上酱油,看喷喷的味道立刻传满了屋我们先给了老师、领导们,然后开始品尝,吃着自己制作的豆腐,心里病病下教味,通过这个项目,我们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做豆腐师傅们的不易。

下午进行了种植豌豆,老师希我们讲了我们南面这作钱谷山的故事,我们兴致勃勃地打起工具下田地,我们提桶接水、刨地,种豌豆种子,加水,埋地,干得井然有序,最后,老师决定把”优秀”的最棒等级给了我们高一八班,我们满是开心与自豪,我们又去看了猪、羊、鹿等动物。我们明白了农民伯伯种地的不易与辛苦,我们应该节约粮食,杜绝浪费。

今天,我们收获满满,学习了多种技能,明白了各行各业人们的艰辛不易,也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快乐。

田间课堂助成长,领导慰问暖人心——青岛六十六中校领导看望慰问学农师生

田间课堂助成长,领导慰问暖人心——青岛六十六中校领导看望慰问学农师生

几天下来,学农生活平稳有序的进行,得益于领导老师们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同学们既有汗水也有欢笑,细细品尝着劳动中的甜酸苦辣。而日夜陪伴着同学们的高一年级老师们,则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学生们衣食住行。最后,高会香书记向在一线辛劳工作的老师们表示慰问,鼓励大家再接再厉,顺利安全的完成本次学农活动。

撰稿:范宗祥

供稿:学管处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