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地震防护常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强化防震减灾意识,青岛六十六中积极组织了全校学生观看由中国地震局、教育部、国家民委、中国科协联合主办,中国交害防御协会承办的“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采用视频直播方式,通过丰富的图片及视频,形象、直观、系统地科普了地震相关知识,具有极强的示范指导作用。
科普活动后,同学们纷纷交流了自己的观看和学习感悟:
高一3班 王靖涵
地震灾害是全世界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不能解决人员伤亡问题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预防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我保护知识。
班会上我们观看了地震相关视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视频中讲述道: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幸存的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空间矮小的房间、不易倒墙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躲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地震发生后,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我相信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那我们在灾难面前便显得不再是那么渺小,在灾难面前绝不再低头。防震减灾,共创美好家园!
高一5班朱雅文
自古至今,民与国都印证着居安思危这个道理。在今天我们观看了中国地震局的直播,我们受益匪浅。首先它以歌曲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以一种富有节奏感的形式将地震有关常识传递给我们。听完以后我觉得自己所知道的基本常识是不够完整的,我们要把这些避难常识牢记心中。平时我们需认真对待学校组织的每场演习,认真学习地震常识,让自己以镇定从容的态度在危险来临之际安全撤离。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需重视自己的安全问题,并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高一5班陶晨曦
今天我们在班会课看了防地震科普,看到了南京小学学生的防震演练,十分有序。之后,视频中介绍了关于地震的一些常识和逃离规范,例如,在一、二楼的学生应快速有序逃离到操场,而二楼以上的学生应暂避等这些知识,令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学习,我知道了关于防地震的一些知识,并深刻意识到防地震演练的重要性,我们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对待每一次防地震演练时都要认真,把它当做一次真正的地震逃生,要认真有序,要汲取教训,让自己在下一次演练中做得更好!
高一6班白泽宇
人们的生命是多么的宝贵而脆弱,拥有生命是一件多么幸运又不易的事,但一次次灾难的降临,却摧毁了无数个鲜花般鲜活的生命。人们渐渐意识到,防震减灾是有多么重要。
在观看和学习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后,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防震减灾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一个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案例引起了全社会对此的重视。国家和教育部门在多所学校开展了有关防地震的讲座、演习等学习活动,给同学们普及有关地震的知识,以及培养发生地震的自救能力,让同学们懂得防患于未然。
开展教育活动,普及防震知识教育,是国家和教育部门长期以来未停止的工作,这足以体现国家对防震减灾教育的重视,足以证明防震减灾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主动学习宣传防震减灾相关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能力,珍惜生命,为社会安全尽一份微薄之力。
高一7班 伊尔夏提
地震是一种对社会有重大危害的自然现象,伴随着地震的自然现象有滑坡危害人类正常生活的自然现象,因此,地震科普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意识,中央地震局联合多个省市举办“地震科普,协手同行”主题活动在举行活动的同时又向一些民族学校发放地震科普图册,实现“小切口,大作用”。通过给孩子科普防震知识,进而由孩子给家长科普防震知识,进而实现全社会防震意识的提高,还有对一些真实事件的改编,做成科普影片,提高人们的防震意识。
防震减灾有助于社会安定,使人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烈。因此,为了使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可以更璀籼地绽放,要积极宣传地震科普知识,让大家自出在遇到危险时能利用防震知识来保护自己。
高一7班 伊力扎提
今天观看了“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为了养成防震意识,学校经常进行地震演练,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与学校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对我们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每一名老师都是防震减灾科普员。地震之所以恐怖,是在于它的不可预知性和发生后造成的伤害巨大性,但是如果提前预防那么它的恐怖将大大削弱。在地震来临时要不慌张、有序撤离,不拥挤以防发生踩踏事故,提高我们防患于未然的意识。
高二2班 王光旭
地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每年都因地震损失大量生命和财产。汶川、唐山大地震历历在园。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提醒我们应铭记这段历史。
5.12,它无情夺去了四川人民的生命,但它又在考验我们考验中国是否真正"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今日我们观看了"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视频中为我们讲解了国家为防护工作做出了哪些准备,并向全国3万余所中小学发放140余万本科普读物,给中小学生灌输了大量防震知识,使伤亡人数下降。地震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精密医疗器械和防震塔等去减少伤亡。让我们携手共进,守护希望的未来。
高二3班刘星麟
今天班会课观看学习了地震知识,知道了地震是一种经常在世界各地出现的自然现象。根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发生地震约五万多次,七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平均有十几次。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如何应急与自救?这次讲座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有关地震的知识,而且进一步了解了地震自救知识,提高了应对地震自救自护能力。让我明白当地震来临时不能慌乱,应到空旷的地方,禁止到建筑物下躲避,要听从学校和老师的安排,要有秩序地疏散,绝不能为了重要的物品而冒着生命危险返回去取。如果我们还在教室来不及逃离,就听从老师的安排,躲到凳子、椅子下面蹲着面朝地伏下,卷曲体降底重心。抓住桌腿等固物体,保护头和眼睛。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沉着冷静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面对危险临危不惧。
高二4班杜尚颖
在学校这个人口相对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地震、火灾及踩踏事故,如果没有科学的应对方法,很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可怕后果,如花一般的生命不应因这些可以防于未然的隐患而凋谢。学校安排我们观看了安全教育的直播活动,一条条真实的案例,还有专业人士条理清晰的演示与讲解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中正确报警、自救、逃生等基本的常识,同学们都学有所获。平时学习积累的一点一滴看似微不足道,但如果真的身处险境,一个简单的意识都有可能会救我们于危难之中。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重视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意识才能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保护自己,同时也对他人负责。
高二8班 阿地拉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在相对安全地点。户外的场合,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之处,护住头、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总之,大家应该多多了解各种灾害的逃生方法和自救方法,这样才能避免地震带来的伤害。
本次主题直播活动使学生们了解了地震防护常识,提升了学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同时使学生深切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进一步强化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
供稿:学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