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给未成年人创设一个安全、健康、温馨的成长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9月5日下午,我校邀请到北京市盈科(青岛)律师事务所赵卫东律师,开展秋季开学法治第一课,共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山东省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相关内容。赵律师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如何应对电信网络虚拟空间的“诈”与“欺”,他为同学们带来了反诈、预防校园欺凌、预防网络暴力等安全知识的讲解。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信诈骗的新形式层出不穷,让大家防不胜防。赵律师结合最近缅北诈骗的真实案例,通过观看反诈小视频的形式,用诙谐幽默的方式,重点解读了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的种类、以及如何增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校园霸欺凌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可能就发生在你的身边。赵律师向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什么是校园欺凌、欺凌行为的分类以及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等知识,通过举例子、视频讲解等方式,展示了一些典型的校园欺凌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教导大家“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更要学会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保护同学,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赵律师告诉大家,网络信息化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既多样又快捷,只有学会正确、守法的上网,学会拒绝“网络暴力”,学会理性正确地发声,对待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才可以“网”聚正能量,营造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
经过这次法治第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受益良多,快来听听他们的收获吧!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但同时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电信网络诈骗无处不在,大多采取远程非接触、广撒网等方式进行。我们不能为了利益而丧失理智,要时刻牢记支付小额报酬是犯罪分子放长线钓大鱼的手段。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清晰,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远离校园诈骗与欺凌,防范网络要从自身做起,做到不贪婪、不轻信、不传谣等,要将防范意识时刻谨记。
高一2班王圣涵
我们在生活中定要多加防范,对诈骗有所提防,不要爱占小便宜。就算不小心上当后,我们应及时报警,立马冻结账号,避免流失更多的钱财。在校园生活中,我们不能随意跟风,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一个人或一件事。要做到不信不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生活中,我们要自觉维护安全和谐的上网环境,做个理性的人!
高一4班尹芊慧、宋昕
赵律师讲的非常好,用《孤注一掷》这个电影引入了正题。我们应该先了解诈骗分子用什么手段来进行诈骗,诈骗的常见套路有网络刷单、冒充银行公检法人员进行诈骗、冒充熟人骗钱进行诈骗,或者冒充客服退款诈骗。遇到电信网络诈骗的第一时间直接报警,或者可以利用其他的手段来进行合法维权。
高一5班王奥伟
通过赵律师的科普,同学们都明白了网络诈骗的危害。面对网络诱惑,要多一份警惕并且及时报警,不透露私人信息,不轻易相信诱惑。除了关于电信诈骗的讲解,赵律师也对如何应对“网络暴力”做了详细的介绍。校园暴力和网络暴力都是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我们要培养出健康积极的心态、强壮的身体和敢于求助的能力。我们不能做“围观者”,更不能做“施暴者”。在网络上更是要谨言慎行,交友谨慎。面对网络要严谨,不轻易相信网络信息,保护好自己,营造和谐安全的网络环境。
高一7班郜艺
通过赵律师的讲解,我深刻意识到防范诈骗的重要性,警戒我们要谨慎使用电子产品。遇事要先报警,如果陷入诈骗,要及时醒悟,报警寻求警察叔叔的帮助。每一位同学都要团结友爱,和谐相处,如果遇到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事件,不要做旁观者,不要做跟风者,要阻止任何伤害同学的事情发生,遇到事情要及时与老师同学沟通。
高一11班张絮
我们要严于律己、学会独立思考,绝不随波逐流、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明辨是非、不可人云亦云。我们要提高反诈意识,杜绝校园欺凌,坚持文明上网,共同营造美好和谐的生活环境。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供稿:学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