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之声 学校首页> 共青团之声
团委园地 | 校园之声广播站第20周: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
时间:2024-01-12   浏览:1456

本期校园之声,由高一3班王子彤同学进行新闻播报《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要“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新时代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强化教育引导,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和本质特征。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以“中国梦”作形象化、大众化表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的有机统一,成为民族复兴征程上的一面精神旗帜。需要强调的是,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历史形成的、现实存在的,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突出实践养成,把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爱国主义是一堂人生必修课,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爱国主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政治原则,既需要深厚的情感,还需要从思想到行动的升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教育是永恒主题,践行是根本目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如何,归根结底要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实践中,关键在于能否引导全体人民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的报国行动。新时代要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立足本职、拼搏奋斗、创新创造,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在新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实现人生价值。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法治手段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各环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确保爱国主义教育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起磅礴力量。

文源:解放军报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