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 技术组开展“高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融合教学微项目设计分析”主题教研
时间:2024-01-22   浏览:1604

2024年1月19日,青岛六十六中技术组进行了主题为“高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融合教学微项目设计分析”的教研活动。活动由白雯组长主持,高霞老师做了主题发言,技术组全体成员参与。

640.jpg

本次教研活动在上次教研活动提出的学科融合教学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微项目的研究讨论,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高老师通过对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两学科融合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通过具体微项目案例的设计,分析具体的实现手段和效果。例如通用技术中《系统的优化——最优解和满意解》案例,就可以依托信息技术中《枚举算法的程序实现》知识点,使用Python编程求得所有满意解,从而提取出最优解。再比如通用技术《流程的探析》中流程的表示方法,和信息技术《算法的描述》的表示方法都有流程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的共同建构,这样的效果远优于单独教授的效果。接下来,高老师对组内课题《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融合教学实践研究》中的《智能红绿灯设计》大项目进行了分析,探究如何分解成微项目进行学科融合教学设计,组内老师积极参与,集备热情高涨。

随后,参会老师纷纷发表了基于自身教学实际的学科融合教学体会。

640 (1).jpg

张蕊老师认为:“对于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融合教学,高老师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微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科融合教学,需要教师在充分把握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下,精心设计、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能力。”

640 (2).jpg

岳跃泉老师认为:“本次教研获益匪浅,高老师的发言主题新颖,有创新性。通用和信息技术两大学科通过红绿灯设计项目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学生在设计及技术试验的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善丰富程序代码,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组内老师针对下学期的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进行了提前集备,并对下学期的学科节活动进行了创意征集和方案的初步制定。

在后续的教研中,技术组全体教师将借助组内课题《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融合教学实践研究》,进一步探究如何将大项目分解成微项目进行教学实践。针对学情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继续挖掘适合课堂推广的微项目进行集备讨论、初步设计和后期磨课,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