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之声 学校首页> 共青团之声
团委园地 | 加强应急安全教育,提升防灾避险能力——青岛六十六中举行第12周升旗仪式
时间:2024-05-13   浏览:1466

安全避险强意识,防灾减灾正当时。5月13日上午,我校举行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12周升旗仪式,本次升旗仪式由高二9班洪梓航同学主持,白欣雨同学进行了国旗下演讲。

微信截图_20240513151731.png

以下是国旗下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9班的白欣雨。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加强应急安全教育,提升防灾避险能力》。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日常生活中,灾害风险和事故隐患无处不在。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故,都可能给我们带来无法预料的伤害。因此,加强应急安全教育,提升防灾避险能力,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那么,如何深入地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升我们的防灾避险能力呢?

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这两个重要时间段,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安全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安全讲座等活动,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各种灾害事故发生的特点和应对方法,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防灾减灾疏散演练活动,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确保在各类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快速反应,科学避险,真正掌握紧急逃生、自救互救等基础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次,我们要时刻关注身边的安全隐患。无论是在家中、学校还是公共场所,我们都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发现并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比如,检查家中电线是否老化、燃气是否泄漏、易燃易爆物品是否存放得当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此外,我们还要将防灾减灾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出行时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在饮食中注意食品安全、不购买过期食品、不食用来源不明的食品等。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都是我们提升防灾避险能力的重要体现。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防灾减灾不仅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防灾减灾工作中来,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同学们,让我们以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契机,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扎实的行动,加强应急安全教育,提升防灾避险能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安全源于日常,防范在于未然。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加强应急避险能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时刻注意防灾减灾,携手共建安全校园。

团委园地 | 加强应急安全教育,提升防灾避险能力——青岛六十六中举行第12周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上,学管处副主任刘敏老师宣读了省市评优表彰决定及4月份常规管理月度优秀班集体名单。佃国校长为山东省优秀班集体、青岛市优秀班集体、青岛市教育局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学生代表颁奖;章鹏书记为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颁奖;沃春霞副校长为青岛市优秀学生、青岛市优秀学生干部、青岛市教育局团委优秀共青团员颁奖;潘文月主任为常规管理月度优秀班集体颁发流动红旗。

团委园地 | 加强应急安全教育,提升防灾避险能力——青岛六十六中举行第12周升旗仪式

希望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取得更大成绩。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先进典型事迹,以先进为榜样,刻苦学习,不断进步,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山东省优秀学生

高三1班潘鸿瑞

高三4班徐凯

高三7班阿比黛·克依木

高三1班王嘉琪

高三7班康明轩

高三1班王念昱

高三4班林俊羽

高三4班曲晓玲


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

高三4班聂琪迅

高三1班贾帆


山东省优秀班集体

高三4班

高三10班


青岛市优秀学生

高二1班魏梦

高二2班王奕然

高二2班戴家和

高二3班米尔根巴图•米德格

高二5班王丹

高二11班姜春雷

高二11班范敏嘉

高三2班王光旭

高三3班史鸿飞

高三8班图尔荪江·阿卜力米提


青岛市优秀学生干部

高二1班林泰旭

高二8班腾杏美

高二12班秦佳辰


青岛市优秀班集体

高二3班

高三3班


青岛市教育局团委优秀共青团员

高二3班团支部马文静

高三9班团支部吴艺轩

高三2班团支部宫剑烽


青岛市教育局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

高二2班团支部

高三9班团支部


4月份流动红旗获奖班级

高一12班、高一4班、高一2班、高一11班

高二3班、高二9班、高二12班、高二8班

高三7班、高三9班、高三4班、高三2 班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