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周】文明礼仪贯于心
时间:2014-03-17   浏览:1827

【第五周】文明礼仪贯于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早上好!我是12级新疆2迪丽尼格尔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贯于心》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书写着永不停息、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对民主富强的探寻。绵延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温文尔雅、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世代相传的美德;在现代的社会中,我们更加要讲文明、懂礼貌、提高文明素养。

在一个国家有个人和主体。对于个人来说,我想,首先应该具备文明素养最重要,这样才能使国家的整体素质提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却发现了一系列针对自己的尴尬警示标语,诸如巴黎圣母院内用中文赫然写有“请勿大声喧哗”“请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等。这到底是外国人难以根除对中国人的偏见,还是确实有国人用行为给中国抹了黑?或许兼而有之。在泰国大皇宫门前的草地上有用中文写的“请勿践踏”,这在前几年能引起内地游客的不安与愤怒,但近几年的游客已经开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自觉避免进入草地了。在不断地对外交往与碰撞中,相信国民也会理智成熟的看待这一切,并做出好的表率。

国家形象的好坏根本取决于国民的表现。余光中说:“当你不在中国,便成了全部的中国。”而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全部的中国?无论在哪,我们都是形象大使,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与精神风貌。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无论好和坏。

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礼仪细节对我们的要求十分严格,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某大公司高薪招聘,引来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竞选,经过一系列挑选,剩下的五人接受最后的面试。这些人都已经过五关斩六将,以为最后的面试只是走走场而已,无甚要紧。于是他们都满怀信心的走进经理办公室。这时,经理说:“不好意思,我有事要出去二十分钟,你们能等我么?”五人异口同声的说当然可以。经理出去了,在办公室里无聊等待的他们看到办公桌上有很多文件,便都凑过去一摞摞的翻看,不亦乐乎。二十分钟后经理准时回来了,说面试到此结束。几个年轻人莫名其妙,不禁问“我们还在等您,怎么就结束了呢?”经理说,我出去的二十分钟就是你们的面试时间,我们公司不需要未经允许随便翻看别人东西的人,虽然你们都很优秀但是连最基本的礼节都不懂,我们不要。五人哑口,深为自己的鲁莽而懊恼。

他们兴许有着令万人钦佩的文化知识成就,但高学历却并不意味着高素质。仅是因为缺乏基本的礼仪,五位优秀人士失去了应聘良机,仅是因为缺乏基本礼仪,他们的人生轨迹就此改变。我们追求他们的成就,希望自己也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殊不知人生还要追求精神层面的高度。古人曰:“见微而知著”。生活的小事,不可不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所作所为往往能更准确的反映出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人们只有把握了生活中的细节,酝酿过程中的细节之美,才能不断取得成功。

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要陶冶高尚的人格,让我们携手,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礼仪的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4317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