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科技未来。2月17日早上,我校举行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2周升旗仪式。升旗仪式由谭景月同学主持,孙文清同学进行了国旗下演讲。、
孙文清同学阐述了新时代中学生在科技创新中的使命与担当。她指出:科技创新是推动时代发展的核心力量,从5G到量子计算,从基因编辑到新能源技术,科技正深刻改变世界。中学生应以好奇心为起点,夯实知识基础,积极参与实践,通过科技社团、创新大赛等活动锻炼能力,并呼吁同学们肩负起科技创新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风采。
孙文清同学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青春之力,扬科技之帆。
穿越历史,我们见证了古代科技的繁荣;回望过往,我们深知科技于国于民的重要性。如今,科技创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最强音。从5G网络让信息传递瞬间可达,到量子计算以其惊人的运算速度,开启科学研究的全新维度;从基因编辑技术为攻克疑难病症带来曙光,到新能源技术重塑能源格局。科技创新,正以雷霆万钧之势,重塑世界的面貌,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新的高度。置身于这波澜壮阔的科技浪潮之中,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又该如何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印记呢?
保持好奇心,是踏上科技创新之路的第一步。钱学森对火箭技术和航天科学充满好奇与热情,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越条件,回到祖国投身于中国的航天事业。南仁东对宇宙的奥秘充满好奇,带领团队在贵州深山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处处蕴藏着引发好奇的种子。当你看到无人机在空中灵活盘旋,可曾想过它背后的飞行原理?当你使用智能设备轻松完成复杂任务时,是否好奇其内部的运行机制?永葆好奇,将引领我们迈入科技创新的殿堂。
扎实的知识储备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是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工具,更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就如同建造高楼大厦,每一块知识的砖石都不可或缺。我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汲取知识的养分;在课后广泛阅读,拓宽知识的边界。通过学习编程,我们能够与计算机对话,用代码创造出无限可能;深入研究物理原理,我们可以设计出精妙的实验,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只有夯实知识基础,我们才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将科技创新的种子播撒进现实土壤,实践至关重要。丰富多彩的科技社团、校本课、创新大赛,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我们亲手编写控制程序,让机器人按照我们的指令完成各种任务,在一次次调试与改进中,锻炼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艺术作品,从创意构思到设计制作,每一个环节都是对我们创新能力的考验与提升。
同学们,路在脚下,梦在前方。让我们在科技创新的时代巨轮中,肩负起科技创新的重任,挥洒青春的汗水,绽放青春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力量!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升旗仪式上,校学生会监察委员会高一6班王玉莹同学进行了“逐梦之声”校园新闻播报。
王玉莹同学播报内容如下: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下面进行“逐梦之声”校园新闻播报。
近日,2024年“彩虹伞”青岛市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结果公布,经各区市选拔推荐和专家评审,我校学生赵梓汀、杨思佳、边雨桐、汪明悦、迟雨涵、盖正轩、孙文清、安柏亚8位同学凭借扎实的法律知识、出色的辩论技巧和沉稳的法庭表现,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三等奖。
2月3日,新疆部组织学生开展青岛科技馆研学之旅。同学们接触到航天、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知识,拓宽知识面;通过丰富的互动体验激发对科技创新的兴趣,点燃探索热情;全程沉浸式感受科学文化,培养科学精神,全方位地提升了科学素养。
2月11日,我校举办第七届教育教学年会暨“精研学情促提升,聚力教改创新篇”专题培训活动。聚焦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教学展示、专家讲座、德育研讨等丰富环节,全方位展现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播报完毕,谢谢大家!
唯持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科技创新是时代的使命,我们应以青春之力,在科技浪潮中探索前行。愿我们都能保持好奇,扎实学习,勇于实践,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不负时代,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