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园地】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教育记心间——青岛六十六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8周升旗仪式
时间:2025-03-31   浏览:1121

3月31日早上,我校举行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8周升旗仪式。升旗仪式由高二4班赵梓汀同学主持,万聪慧同学进行了国旗下演讲。

在我国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万聪慧同学以“珍爱生命,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强调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呼吁全校师生树立起“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掌握必备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将安全意识、知识和责任融入日常生活。

国旗下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珍爱生命,筑牢安全防线”。

3月31日是我国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自1996年设立以来,这个特殊的日子始终提醒我们:安全无小事,生命重于山。         

安全教育日的设立,源于对青少年生命安全的深切关怀。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因意外伤害失去生命,交通事故、溺水、火灾等事故更是威胁青少年安全的“隐形杀手”。

安全教育的意义,在于将“防患于未然”的安全理念根植于心。许多悲剧的发生,往往源于安全意识的缺失。例如:有人为赶时间擅闯红灯,却忽视了来往飞驰的车辆;有人在楼梯间追逐打闹,却忽略了踩踏事故的潜在危机;有人随意点击陌生链接,致使个人信息泄露……如果我们能学习安全知识,掌握避险技能,这些悲剧一定就能避免。安全教育,就是为我们披上一件抵御风险的铠甲。

生活中,安全隐患无处不在。让我们聚焦三个常见的场景:电器老化、煤气泄漏、高空坠物……这些细节稍不注意,就可能酿成大祸。实验课操作不当、体育课防护不足等,都可能成为危险的导火索。拥挤的商场、陌生的短信链接、突发的自然灾害,考验着每个人的应变能力。危险往往藏在看似平常的细节中。只有随时保持警惕,安全才能与我们同行。   

从“知道”到“做到”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防范之道。为此,我向大家提出如下倡议:

1.养成安全习惯:过马路时放下手机,遵守交通规则;在家谨慎使用电器,定期检查开关;在校园内文明活动,不追逐打闹,攀爬高处。  

2.掌握应急技能: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前行;地震时寻找“三角区”进行避险;如遇踩踏事故,在拥挤的人群中抬起双臂,手肘的点对准人与人之间的缝隙,让人流的冲击分散到身体的两侧。

3.共建安全环境: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同学间的危险行为及时劝阻,用集体的力量筑起生命安全屏障。  

同学们,让我们以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将“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教育记心间”的理念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愿每位同学都能在平安、健康、和谐的校园中茁壮成长!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以青春为帆,扬规范之航。学管处副主任刘敏老师宣读了“献礼百年校庆,奔跑青春风采”跑操比赛获奖名单、“行为规范月”常规管理优秀班集体、“行为规范标兵”名单。同时,她还鼓励同学们以优秀班集体和标兵为镜,在细节处见修养,将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文明化作精神基因,共同绘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校园画卷。

校党委书记章鹏,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光鹏为获奖班级和学生颁奖。

微信图片_20250407180253.jpg

校学生会传媒信息部高二8班张韶瑾同学进行了“逐梦之声”校园新闻播报。

新闻播报全文如下↓↓↓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下面进行“逐梦之声”校园新闻播报。

3月22日上午,我校阳光乐翼志愿服务社团的志愿者们走进四机社区活动中心,参与“行业老故事”公益宣讲活动。此次活动聚焦信息安全行业,提升同学们对信息安全的认识,掌握信息安全技能,并为助力信息安全的社区宣讲工作贡献力量。

3月24日至28日,2024级全体师生奔赴青岛市中学生学农实践基地,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学农实践活动。从晨光熹微到星辉遍野,从躬耕实践到静夜思学,勾勒出一幅“五育融合”的生动画卷。让教育回归生命本源,让青春在劳动中拔节生长。

播报完毕,谢谢大家!

将安全知识化作行动,把安全意识融入生活点滴,让我们携手构建平安校园,拥抱美好青春。

撰稿:杨欣仪

摄影:张晶晨羽

初审:管晓倩

复审:李小明

终审:庄永奎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