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天气逐渐转凉,也是学生开学季。学校在短时间内学生大量聚集,容易给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等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创造有利条件。校卫生室在此提醒老师、家长和同学们要提高防病意识,注意卫生、勤洗手、及时增减衣物。
一、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由于细菌或病毒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的细菌、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而引起的传染病。开学期间,师生聚集,呼吸道传染病防范不可忽视。秋季常见传染病主要有流感、腮腺炎、水痘、猩红热等。除注意对上述疾病预防外,秋季正是气温由高到低转换期,日均温差变化大,易发生普通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季节性流感疫苗已逐步进入最佳接种时间,建议体弱或有基础性疾病的重点人群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预防措施:
(一)教室课间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
(二)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和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去、减少被污染的机会。
(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要随地吐痰。
(四)加强体育锻炼,及时注射流感疫苗,增强免疫力。
(五)生活学习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六) 秋季气候多变、要随时增减衣物、合理安排好饮食。
二、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极强,食用、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料、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然后手接触到口、直接接触到感染者等都可能被传染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
预防措施:
(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二)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三)减少外出和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
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快,发病集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及经水传播是本病两种主要的传播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污染有眼分泌物的手,在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传播,8~9月为流行高峰,多见于成人。居住条件拥挤、环境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等有助本病传播。注意做到:
(一)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及时就诊治疗,家庭内做好隔离消毒。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二)要注意手的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三)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
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为进一步做好我校疾病预防工作,还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
一、 在疾病高发期,如果学生出现身体状况异常,如发热、皮疹,
疱疹等疾病症状,均不得入校,请家长协助学校切断传染源并在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学校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二、 学生入校必须接受晨检,学生如有缺勤请向班主任老师说明请
假原因,以便学校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缺勤原因。
三、 学生离校后,家中生活要有规律,室内应勤通风,勤洗手、
常喝水、规律饮食,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以免造成学生身体免疫力低下,病毒乘虚而入!
四、 家长需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自我防护教育,掌握防治疾病的知
识,培养学生养成“洗净手、吃熟食、喝开水、爱锻炼”等良好习惯,避免食用校门口无牌无证的小食品,增强学生自我防控意识。
五、 在疾病高发期,尽可能减少走亲访友,出入公共场所,如商场、
超市、影院,以减少感染机会。
孩子的健康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责任,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