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资讯 学校首页> 校园资讯
新疆娃娃的青岛“妈” | -----青岛六十六中新疆班“班妈”邹金萍
时间:2019-03-18   浏览:998

举办新疆内高班,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新疆未来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治疆方略,对于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和凝聚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青岛六十六中从2005年开始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 截至目前,我校共接收14届37个班1310人。学生分别来自新疆14个地州,包括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等17个民族。

新疆班孩子每年大约有310天住校,14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从校长到每个教职工秉承“学校即家庭,生活即教育”的办班理念,始终坚持“严爱细”的工作原则,工作中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时刻牵挂着全校老师的心,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办班以来,先后有36位老师担任过新疆班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赢得了孩子的尊重,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班妈”。如今,“班妈”团队,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名片。IMG_20180208_152813.jpg

新疆娃娃的青岛“妈”

自2005年8月起,我校开始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从那一年开始邹金萍老师就与新疆班结下了不解之缘,陪伴着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走过了整整12年。为了让这些告别父母、远离家乡来青岛求学的新疆学子们快点适应环境,投入学习,实现心中的梦想,邹老师秉承学校提出的“学校即家庭,生活即教育”的办学思想,坚持着“严、爱、细”的工作原则,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为目标,心甘情愿地为这些孩子忙前顾后,任劳任怨。

这些孩子从离开家门那一刻就成了邹老师的牵挂,她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还得操心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努力让孩子们长期身处学校也如在家般如沐春风。邹老师的工作时间是一个七天连着又一个七天,没有完整的节假日和双休日。工作时间要给学生上课,节假日要陪学生过节,搞活动,不分白昼黑夜,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只要学生需要,随时出现在教室、寝室、食堂。她用自己的“严、爱、细”帮助和见证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将“爱”融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让这些孩子体会到温暖与关怀;将“细”渗透在面对的每一件事上,让孩子们的生活处处洒满阳光;将“严”贯彻在日常管理与教学中,让孩子们不忘初心,实现梦想!对新疆学生来说,远离家乡的四年时间里,邹老师不仅是扣子掉落时帮着缝上、想家时抱着擦泪、变天时叮嘱添衣的慈母,更是玩劣时一顿狠批、学业上严苛要求的严师,是对他们永远唠唠叨叨永远放不下心的“青岛妈”。IMG_8794.JPG

邹老师的爱人在外地工作,家里大小事情都靠自己。2013年春节过后,邹老师的公公检查出癌症要到上海做手术,老人要去治病她不能照顾,孩子要去上学也没人接送,学校里那群新疆孩子马上要高考不能耽误,一下子所有的事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同事都劝她找学校说说别干班主任了,可那时是09级学生考大学最关键的一年,她思前想后觉得不能因为换班主任而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最后只好给儿子找了个全托班。早上六点看着还在熟睡的孩子她是怎么也不忍心把他叫醒,可学校还有四十多个孩子等她上早自习啊,就心一狠把孩子叫起来,然后拖着睡眼惺忪的孩子到托管班,再赶去学校。可孩子学校八点半才上课,孩子去那么早就只能在托管班的小桌上再趴一会。等晚上下班再去接回来,有时赶上夜自习孩子就得在托管班待到晚上九点多才能回家,回到家孩子就困得睁不开眼了。邹老师也会觉得愧对自己的孩子,可她不会为了一个孩子放弃那四十多个孩子,因为她要做好他们的“青岛妈”!mmexport1538902202656.jpg

培养学生是事业,关爱学生是本能。一切为了学生,这是邹老师永恒的追求,她就是这样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没有落下任何一次活动,她所带的09级新疆1班,13级新疆1班均被评为青岛市先进班集体,邹老师也被新疆教育厅评为“民族团结好老师”。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这十多年邹老师始终如一地做着内高班班主任的工作,把这些新疆娃娃们送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各级各类高校,他们有的已经大学毕业,有的还留在内地继续读研、读博,还有的已经返疆工作了,正在为新疆的腾飞贡献他们的力量。这就是邹老师——没有远大的抱负,只有广阔的胸襟;没有华丽的说辞,只有无私的奉献!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