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新疆内高班,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新疆未来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治疆方略,对于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和凝聚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青岛六十六中从2005年开始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 截至目前,我校共接收14届37个班1310人。学生分别来自新疆14个地州,包括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等17个民族。
新疆班孩子每年大约有310天住校,14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从校长到每个教职工秉承“学校即家庭,生活即教育”的办班理念,始终坚持“严爱细”的工作原则,工作中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时刻牵挂着全校老师的心,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办班以来,先后有36位老师担任过新疆班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赢得了孩子的尊重,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班妈”。如今,“班妈”团队,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名片。
参加工作25年,担任班主任20年其中新疆班班主任10年,所在班级获得路局优秀中队,所带的新疆班连续2次获得青岛市优秀班集体的称号多次被媒体报道。
自2005年我校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开始,张平老师就担任新疆班班主任,每天早来晚走,这样一干就是10年。她先后带过6届新疆班学生,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她就是至亲至爱的“张妈妈”。
爱是最好的陪伴
张平
自2005年我校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开始,张平老师就担任新疆班班主任,每天早来晚走,这样一干就是11年。她先后带过6届新疆班学生,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她就是至亲至爱的“张妈妈”。
孩子们忘不了初来青岛孤独无助时,是张妈妈陪伴他们度过了第一个想家的不眠之夜;忘不了生病时,是她床前细心周到的照顾;忘不了节假日周全的考虑,热情的款待。张妈妈待孩子们就像自己的儿女,细心呵护,时时关注。有了她的爱在身边——温暖。
李马梦露忘不了的是张妈妈给自己送钱馈物,格外关注;王珊珊忘不了的是张妈妈经常的送奶和水果,无微不至;阿里木江忘不了的是张妈妈的添衣购物……
在张妈妈的班里,无言的爱时时感动着每一个孩子。谁过生日了,除了有全班同学献上的《生日快乐歌》之外,还会收到来自张妈妈的神秘礼物,收获一个满满的感动。
孩子们眼里的这些大事,或许张老师自己已经不记得了。因为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她应尽的职责,因为她爱每一个孩子。
倾力的付出,背后的那个张妈妈却又是怎样的隐忍?或许孩子们并不知道05年初接新疆班,年幼的女儿做眼部手术,此时正是孩子最需要妈妈的时候,而这个张妈妈硬是把孩子交给丈夫照顾,忙着给这些初来乍到心理起伏不定的孩子们跑前跑后。张老师说:“孩子们刚到青岛,正是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得多疼爱他们一些。”孩子们更不会知道张妈妈的母亲做心脏搭桥术,她咬着牙白天细碎工作一个不落,晚上照顾陪伴母亲。日渐消瘦的身影,见证了对这帮孩子操碎了心的牵挂。
爱无疆,源于那份浓浓的情。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点滴的小事,有了这份爱的陪伴,孩子们是幸福的。
一桩桩,一件件,往事虽已去,感动时时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张妈妈对孩子们的倾力付出,孩子们看在眼里,更记在了心里。是谁悄悄的冲了一本暖心的红枣茶送给身体不适的张妈妈?又是谁悄悄地策划了令张妈妈感动不已的生日晚会?挂在张妈妈脸上感动的笑意,不正传递着她继续忘我前行的消息?
爱是最好的陪伴。在爱的氛围中来自天山的孩子们幸福的成长,迈进心仪的高等学府。辛勤的付出总会有丰厚的回报。张老师所带的班级两次被评为青岛市先进班集体;每逢教师节,来自祖国各地孩子们的问候总是使她的手机爆屏,暖心的话语总能使她回味好久。“爱是最好的陪伴”,这是张老师从事新疆班班主任工作的切身体会。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挥泪作别了朝夕相处了四年的孩子们,留在彼此心底里的是不尽的牵挂与思念。沙木哈尔,今年刚刚毕业的帅气的小伙子,回到新疆后他给张老师发了一条这样的微信:张妈呀,你可要把自己照顾好,别太累了。现在就想听一听你的声音。要知道,想当年这个孩子可是让张老师操碎了心。张老师曾经带过5届新疆班的学生,学生毕业走了,但带不走师生间深厚的情。所以每次到新疆,总是希望能够见到更多的学生,叙叙旧,聊聊天,对待他们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见到久别的老师,孩子们依然愿意把自己的悄悄话和张妈妈说一说。有爱才有牵挂,虽然相距万里,但彼此内心的那份爱却从未消失。她在那里悄悄的生长,悄悄的发芽,悄悄地躲在内心的最深处。
每一次激动万分的相聚,每一个依依不舍的道别,都是生命中难忘的瞬间……
爱与责任相伴,张老师在平凡中谱写了一曲爱生如子的新篇章。在这份爱的陪伴下走进重点大学的校门,这群孩子们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
自担任新疆班班主任以来,张平老师先后被评为青岛市最美班主任、青岛市爱心帮扶先进个人、教育局三八红旗手、3次学校师德标兵、连续2次学校优秀党员、学校首届最美班主任。荣誉,对张老师既是肯定,更是鞭策。又一批天山的孩子即将抵达,张老师正精心的准备着……不知道谁将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