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第三党支部开展“提高协同性”专题党日活动
时间:2020-05-14   浏览:3031

不忘初心,提高协同,齐心协力创佳绩

---教师第三党支部开展“提高协同性”专题党日活动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教育局“三述”工作要求,强化党员协同理念,切实提高协同水平,5月9日上午,青岛六十六中教师第三党支部的同志们在支部书记刘忠军的组织和带领下,开展了“提高协同性”专题“三述”党日活动。此次活动采取网上研讨形式,由党小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在三位组长刘彩梅、陈新、王璐璐同志的带领下,党员们认真学习了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提高协同性”专题“三述”的通知》及协同管理有关资料,在线交流了自己在“提高协同性”方面的学习体会,梳理了在平日工作中注重“协同”的亮点,也查摆了存在的问题。



下面节选部分老师的学习体会

支部书记刘忠军老师:

党的十九大把“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作为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宝贵经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强化协同理念,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增强协同和“一盘棋”意识,去除僵化的“分工”思维,改变在工作职能、任务上“画地为牢”的错误思想,各处室各年级要建立以任务为中心、以推进工作为目标的协同型工作模式,我们教师也要注意加强学科内与学科间的协同,教师与学生、学校、家长的协同,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等多方面协同,我们都应自觉运用协同思维,大家一起努力构建运行高效的协同机制,培育共享共生的协同文化,不断提升我们的工作效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一党小组组长刘彩梅老师:

教育是一盘棋,不能各自为战,一定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协作,形成合力。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首先要和组里的老师要加强集备,集思广益,团结协作,让每一节直播课成为精品课、公开课,让线上教学不但不打折,还能更优秀更精彩。其次,要和班主任、家长及时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情况、心理情况,共商对策,各尽所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最后,还是要和学生及时沟通,给学生树立更多积极向上的榜样,给后进生更多的关爱、耐心和鞭策。在保障线上答疑解惑的同时,走进学生的心理,聆听他们的心声和希望。

 

第二党小组组长陈新老师:

学习的过程中,同志们在党支部的微信群中进行了热烈而务实的研讨。协同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以人本为中心,聚焦于人的需求与创造能力,采用“生态群落”管理方式实现组织整体有序地跃迁。这种管理方式有助于组织实现“1+1>2”的协同效应,提高管理效益,节约管理成本,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精神,使人心聚集。结合文件要求,联系学校实际,我们总结出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协同”的表现的几个方面:一是党政之间的协同;二是部门、处室、年级之间的协同;三是学科内与学科间协同,年级内与年级间协同;四是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协同。

目前数字化时代协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要把“三述”作为一项常规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要打破部门壁垒,站在学校全局角度,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协同理念指导工作,实现工作创新创造。同时,我们是要充分把握协同的内涵,处理好协同与分工的关系,增强“一盘棋”意识;要统一目标导向,保持工作热情,在分工中协同,在协同下分工,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常态化协同共享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三党小组组长王璐璐老师:

第三党小组的成员认真研读通知文件,明确学习任务和精神,通过网上交流互动,首先明确了“协同性”概念。其次了解此次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意义,在态度上给予重视。集体学习后,各位党员进行个人材料研读。党员同志们居家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认真学习下发材料,同时做好笔记,撰写学习体会,很多党员同志在这次材料学习中收获颇丰。

在学习中,我们对“协同管理”的的智慧和精髓有了全面了解,同时也力争成为一名成功的具有“协同智慧”的党员教师。协同管理是新时代每一个组织必须具备的软实力,以人本为中心,聚焦于人的需求与创造能力,采用“生态群落”管理方式,寻求组织整体有序地跃迁进步。作为教师党员,从自身行业角度出发,首先要有行动导向,用行动去赢得教师和学生的信任;注重成果,帮助每个成员达成目标,确保获得成果;愿意聆听,协同管理要倾听建议;致力增长,对学校而言就是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懂得欣赏,帮助教师和学生不断超越和成长。

 

刘敏老师:

协同管理对我们的学习、工作有着重大作用和影响。协同管理与学生管理和成绩管理息息相关,在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之间、在班级和学校之间,学生信息如果能有效同步,将会大大降低沟通成本,给教学工作带来革新。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管大放小,管主放次,分层管理,这样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能力的提高,各课任老师合作管理学生,每个教师都有一套管理学生的方法,教师之间经常的坐在一起,谈谈学生的情况和自己管理的方法,班主任之间也要交流,任老师之间也要交流,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之间也要交流。教师之间互相交换,有信息,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就能更好的协同管理学生,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潘贵美老师:     

因为疫情,学生在家已经待了将近四个月了,这段期间,学校和家长都希望孩子得到最好教育,所以和学生家长建立起富有成效的关系协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家校联系的过程中,如果做得好就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配合。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家校联系工作,是全面提高教学成绩和班级工作的重要手段。

冉君老师:我们要重视集备和教研。这其实就是良好的协同行为。协作教学意味着一个以上的教师共同设计、上好一门课程,共同建立多种协作机制。我们应当提高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共同对本校课堂教学及效果负责,共同设计教学,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共享教学资源,相互取长补短,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持久的贡献。”

陈国梅老师:通过学习相关材料,联系学校教师实际,我们更加了解了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中的“协同”的表现,尤其是反思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协同,强化职责讲担当,通过消除壁垒、打破边界讲求合作,全力解决存在的协同性弱化问题。

王冬梅老师:

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对所有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个契机。之前数学组也组织过录制微课,老师们有这方面的基础,但是面临新教材、手头资源不到位等情况,一时间也不免手忙脚乱。但是老师们心是在一处的,努力的目标是一致的,克服困难的热情和决心也是空前高涨,一切艰难险阻在组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迎刃而解。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深刻感受到“心”的协同如此重要,正是因为每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让数学组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下去。

通过深刻的学习,第三党支部的老师们立足教师岗位,根据通知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影响协同、降低工作效率的痛点堵点和难点,深入分析原因,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老师们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任何学校都离不开集体之间和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教育只能是教师集体的事业。集体事业,就要发挥集体优势,注重整体效益,如果一个学校的全体成员,能够目标一致,步伐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前进,就会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

                                供稿:教师第三党支部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