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上午第二节,高一地理组孙慧老师在20级新疆3班开设教育教学年会展示课——《水循环》,教务处潘文月、王璐璐两位主任及地理组多名教师到场旁听。
孙慧老师的这节课从导入部分开始就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开始,孙老师便抛出了问题——江河奔流不息,最终注入大海,为什么大海的水没有增多?随后又用《宋书·天文志》中的文字解释了这一问题。这种导入方法体现了地理新课标中对传统文化渗透的要求,同时也迅速的抓住了学生的目光,使得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充满兴致。
本节课课堂探究部分将地理学科素养很好的融入。在探究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时,通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课堂中的两个拓展思考,引导学生反思水浪费、水污染的问题,并探究海绵城市的建设,这又充分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的地理素养。
总的来说,孙老师的这节课非常精彩。本节课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课标要求的知识点,还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最终引导学生思考了人地关系。可以说这节课不仅仅关注课堂本身,更注重课堂之外地理现象的探究,对学生的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