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为主线,课堂创新促提升——青岛六十六中生物组教育教学年会展示课
时间:2021-01-04   浏览:1915

2020年12月30日,高三生物组梁妍老师、高二生物组仲洁老师、高一生物组刘媛老师分别进行了教育教学年会展示课,副校长李世杰、臧绍法、李小明、董臣、潘文月等几位主任及生物组部分老师出席听课。

为了贯彻新课标教学理念,生物组各集备组以单元教学设计为主线,通过钻研新教材,把握实际学情,创新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单元教学为主线,课堂创新促提升——青岛六十六中生物组教育教学年会展示课

单元教学为主线,课堂创新促提升——青岛六十六中生物组教育教学年会展示课

梁妍老师以“染色体变异”为主题进行高三复习课教学展示。梁老师以视频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总结回顾已有知识。通过让学生构建染色体变异的模型,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突破本节重难点。每一板块的“对点小练”直通高考,达到讲练结合、及时反馈。课堂结尾引导学生推测“21-三体综合征”的病因,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

李世杰副校长在评课中指出:“梁老师学案设计层层递进,备课非常充分,知识点之间衔接自然,内容详实,全面而深入。巧妙地运用教具将这部分知识形象直观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讲课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展讲与互评,给予学生自主复习与修正的机会,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单元教学为主线,课堂创新促提升——青岛六十六中生物组教育教学年会展示课

单元教学为主线,课堂创新促提升——青岛六十六中生物组教育教学年会展示课

仲洁老师以“生态系统的结构”为主题进行新授课教学展示。新课开始,仲洁老师就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而用生态瓶引出本节的主要内容。并利用学生小组课前制作的生态瓶,进行“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分析。结合分析引导学生构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结构模型,整个过程衔接自然,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生物组组长王静老师在评课中指出:“仲洁老师以生态瓶活动导入,激发和推动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整节课,设计全面,环环相扣,以资料情境进行材料分析,探究心知,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课堂最后让学生尝试利用生态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现象,并提出措施,更加充分地实现了知识的学以致用”。

单元教学为主线,课堂创新促提升——青岛六十六中生物组教育教学年会展示课

单元教学为主线,课堂创新促提升——青岛六十六中生物组教育教学年会展示课

单元教学为主线,课堂创新促提升——青岛六十六中生物组教育教学年会展示课

单元教学为主线,课堂创新促提升——青岛六十六中生物组教育教学年会展示课

刘媛老师以“细胞的增殖”为主题进行新授课教学展示。刘老师通过模型模拟、显微资料视频、动画演示等直观手段,将细胞增殖的微观过程放大化,抽象过程具体化,更加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变化。并结合小组活动,运用材料让学生尝试构建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模型,使其在活动中真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董臣主任在评课中指出:刘老师整节课教学效果很好,通过自制教具,将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形象化。各板块之间知识的衔接自然,细节处理恰当。通过学生的当堂小组合作展示,也可以看出他们吸收、转化知识的效果很好。

本次生物组教育教学年会展示课顺利完成。生物教研组在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精益求精、钻研新课标、精心打磨每一节生物学课堂,在大单元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每一位老师都深入思考,生物学教学与大单元教学的结合,能够将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与新课标的落实、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落地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生物学学科成绩。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思维的交流与碰撞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位老师都收获良多,对课堂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全新的思考。

单元教学为主线,课堂创新促提升——青岛六十六中生物组教育教学年会展示课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