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资讯 学校首页> 校园资讯
万里家访万里亲 家校情满伊犁河
时间:2021-07-27   浏览:2388

2021年7月11日至14日,在顺利完成护送新疆高中班学生返疆任务后,青岛六十六中教师家访团成员不顾劳累,冒着酷暑,立即乘坐火车赶到伊宁市,开展了为期四天的的家访活动。

万里家访万里亲 家校情满伊犁河

为完成好家访任务,学校对今年的家访任务进行了周密计划。去年暑假因新疆局部地区出现疫情,致使我校全体360多名新疆班学生没能返疆,学校组织了系列活动以丰富学生的暑假生活。通过家访使各族学生家长了解了学生在内地的学习与生活,同时向家长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和学校师生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促进家校有效沟通和衔接。举行了往届部分毕业生座谈会,了解了毕业生的学习、就业和工作情况。学生们知恩感恩,大部门同学奋战在访惠聚和维稳第一线。教师们从东到西,收获了一路感慨,一路感动。

万里家访万里亲 家校情满伊犁河

新疆地域辽阔,往往相邻两个县之间都要驱车数百公里,历时数小时。空间上的距离很长,而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很短。我们和学生家长的心,在电话一接通的刹那,便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得知老师要来家访,学生立即来迎接他们眼中的贵宾,让我们觉得颠簸了一天的路途并不劳累,在见到学生家长的那一刻,早就忘记了空间上的距离之长,只感受到我们与家长的心,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家在察县的何文红老师是到六十六中已经三年的内派教师,也是家访的第一站,何老师在青岛的时候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家访团到察县的时候也受到了何老师的热情欢迎,何老师向我们展示了锡伯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让我们对内派老师的工作环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接下来家访团在察县又去了阿丽娅家和尼勒克县的英科然家,家在附近的柔娜也来了,他们三人作为原高二学生,去年暑假因为疫情没有返疆,两年后第一次回家,臧主任和老师们跟家长交流了孩子们疫情期间学校的各项安排和孩子们的日常表现,参观了学生在新疆的日常生活环境,让老师更多地了解新疆民俗风情和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教师们从多角度向家长讲述各民族孩子在内地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点滴故事形式,宣传党和政府对新疆各族群众的深切关怀和青岛六十六中作为内地办班学校对新疆教育事业发展的援助和敬业奉献精神,使学生家长充分了解学生在内地的成长成才经过。接下来,家访团又到达了新源县,见到了刚高考完的高三学生徐泽成,老师和家长以及学生则就未来的志愿填报和专业选择方面进行了讨论,为学生的人生规划进行了分析。家访的最后一站选择了处于边境的霍尔果斯,原高一学生李世杰在过去的一年中远离家乡在青岛六十六中求学,家访团老师们跟孩子家长交流了孩子一年的在校生活,让家长对孩子这一年的成长倍感欣慰。

万里家访万里亲 家校情满伊犁河

万里家访万里亲 家校情满伊犁河

得知老师们的到来,往届内高班毕业生也非常激动,于是在回青之前,我们组织了毕业生回访座谈会。2005年,青岛六十六中迎来了第一届内高学生,部分05级学生和07级学生也和老师们相约在伊宁,一起交流近些年来的变化。虽然距离他们在六十六中求学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是记忆中的很多画面仿佛还在眼前,学生们感恩母校的教育和祖国的好政策,他们全部奋斗在脱贫攻坚和维稳第一线,为国家安定、人民幸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05级毕业生海力曼感叹:“人生能有几次这样的机会能相聚在伊犁,再晚都高兴,现在还是很激动。四年高中情,一生山海情。老师的谆谆教诲‘在最美的年华,为最青春的梦想,付出最大的努力’仿佛就在昨天,一直激励着我。”

万里家访万里亲 家校情满伊犁河

本次家访,历时一周,跨越万里,到达锡伯族、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不同民族的学生的家庭。通过入户家访,让大家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了新疆的形势和学生家庭情况。我们爱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家长也爱我们!相信通过本次家访活动,感受到家长及孩子们给予我们带来的感动和感恩,一定会激励青岛六十六中全体老师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万里家访万里亲 家校情满伊犁河

万里家访万里亲 家校情满伊犁河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