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读书好时节。读书能带给我们隽永的乐趣、永恒的动力。2020级中俄班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悦读经典,悦享读书”分享活动,同学们以独特的视角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用巧妙的构思撰写读书的体会,用充满激情的语言交流读书的感受,从而共同感悟经典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今天由李雨桐同学为大家分享高尔基的《童年》。
高尔基,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代表作:《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海燕》《母亲》。
1884年,高尔基投身于革命活动。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6年,高尔基在美国出版长篇小说《母亲》。1913年,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工作,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回国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一轴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历史画卷。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高尔基在文章中描写了许多“自相矛盾”的人物:善良却不懂反抗的外婆,贪财却会在晚会上弹奏乐曲的舅舅,自私自利却还会怀念年轻时代的外公。这些正是当时社会下底层人民的写照,高尔基在童年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不同的人给高尔基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为之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是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与文中的主角小阿廖沙比起来,现在我们是多么幸福,在家里,父母呵护、关心着我们,在学校,老师教导我们。“环境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高尔基的童年是悲惨的,但它成就了高尔基,使他变得博爱,光明。同学们,我们应学习他的坚强勇敢,自立自强,不要辜负美好的光阴,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指导老师:杨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