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琴岛春意正浓,在这个春风拂面的日子里,青岛市高中生物教研员张洪军老师莅临我校指导生物教学工作,李世杰副校长、臧绍法主任及生物组全体教师参与活动。专家莅临恰如春风沁百花,倾心指导促进我校教师专业成长。
活动伊始,张老师走进刘媛老师的课堂《微专题:物质的输入与输出》,深入了解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刘老师首先进行了专题考情分析,《物质的跨膜运输》是高考常考专题,尤其山东省新高考以来每年都有一道本专题单选。针对学生课前案,强调了学生们普遍暴露的影响因素不全或不准问题。在考情分析和巩固旧知的同时,自然导入本节课。刘老师精选典型例题,学生定时做,让做对的学优生上台展示讲解,引导其他同学提问和补充。通过典例深度剖析,归纳总结方法和一般规律。通过本节课,同学们不仅增强了对协同转运、光能驱动的主动运输、常见质子泵、离子泵等常见考题情境的熟悉度,而且提高了分析速度和准确度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张洪军老师对刘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基本功、作业讲评、强化基础、学生展示、课堂气氛调动、生生互动评价、师生评价等方面作出了肯定,建议可以进一步细化一般方法性指导。
在“共赏、共评、共学习”的常规教学展评活动后,张老师深入学科组与生物组全体教师进行了密切交流,认真倾听教师们的教学汇报,对教师们在教学中产生的困惑,一一耐心、热情地解答,并对后期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系列中肯的建议。张老师提出,教学中应把握与思考教学中如何落实两个统一,即“考改”与“课改”的统一,高三与基础年级的统一,以精准提升教师教学策略,全方位、多方面引领学生成长。张老师还指出,高三复习中应适应我校学情,强化主干知识,提炼隐性知识;强化高考题的研究,精准分析高频考点,重点知识要常考常新,尝试多角度命题。
青岛六十六中学生物教研组全员认真倾听,受益匪浅,将教研员的反馈与讲座内容一一记录,以便将其精髓渗透到日常教学管理中去,真正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最后,教研组长王静老师代表青岛第六十六中学生物教研组向教研员表达了真诚的感谢,并诚恳地邀请教研员今后能够多多莅临指导。
在专业品质和专家视角的激励引领下,六十六中全体生物教师会上下同心、凝聚力量,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优化改进课堂教学,凝教研之力,促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