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夏意浅,教研意韵浓。为加强我校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2023年5月,青岛六十六中生物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中,青年教师高天娇的汇报课《人类遗传病》充分渗透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在讲授遗传病类型时,通过四个问题,激发学生认知矛盾;在遗传病的调查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设计调查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在遗传病诊断和预防环节,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归纳的能力。通过真实案例,学生能够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性和婚前检查的重要性,谈及感悟,学生普遍提到愿意走出校园,主动为社区居民宣讲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宣传引导的能力,真正做到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青年骨干教师仲洁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堂精彩的专题复习课《减数分裂和可遗传变异的综合分析》。仲老师的教学设计紧扣一轮复习要求,结合高考真题,细致剖析,以综合分析思路为主干、板块式问题组为辅助,力争通过高质量的问题设计与知识运用小结,让学生更容易、全面的理解高考的重要考点与分析方法。仲老师的复习课知识点脉络清晰,讲解举一反三,对学生自主复习和创新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教研组本周主题为:深耕教育科研,落实“教学衔接”。活动中老师们对自己大单元教学心得进行了阐述,教研组长王静老师进行了活动总结,她强调生物组要以高品质学科建设的路径与特征为出发点,以新高考高品质教学结构化思考为方向,强调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生物组全体老师一起研究了高三的两次生物模拟考试,然后高一高二高三老师针对高考模拟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普遍共识是基础知识是基础年级教学的重心,在传授学生基本的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渗透学科思维,渗透生物学核心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在基础年级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习的各种能力。不能让基础年级的教学和高三的高考脱节,要紧密联系。这个联系不是在基础年级做高考题,而是在日常的学习和巩固过程中,注意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阅读量和阅读能力的提高、知识理解深度的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书面表达的能力、答题技巧的能力)。
未来的日子里,生物教研组将进一步着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凝聚合力,促使高效教研落地生根;通过共学、共研,促进教师专业不断精进,为共建优质高效课堂、共研教育教学策略、共提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