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手机,不做手机控——青岛六十六中新疆部每周一讲
时间:2023-10-23   浏览:1523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手机一族”,使用手机已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合理合规地使用手机,青岛六十六中新疆部于2023年10月21日下午在学校礼堂开展了“远离手机,不做手机控”为主题的每周一讲主题教育讲座。本次主题教育讲座由派驻教师胡晓东主持,全体派驻老师及新疆部学生共同参加。

首先胡晓东老师带同学们探讨了社会中频发出现“低头族”的问题,青少年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因此胡老师倡议“关注当下生活,科学合理合规地使用手机,助推校园良好风气”。

接着胡晓东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手机的危害:

一是影响休息,贻误学业。在发现的违规使用手机的案例中,大部分是在夜间熄灯就寝后,仍然在打游戏活着浏览网页,严重影响同学们的休息,导致第二天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贻误学业。

二是不良信息,玷污心灵。目前,手机已成为学生精神污染的主要来源,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副作用,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三是手机助长了学生攀比成风。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过多把精力转移到物质上,将会给同学们造成一定困扰,同时也为亲子关系增添负担:给孩子买吧,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不给孩子买吧,怕同学瞧不起孩子,难为了家长,助长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四是额外增加父母负担。相对于九年义务教育来说,高中收费标准大大提高,动辄数百元甚至近千元的学费对于经济困难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手机的开销是的父母的额外开销。

五是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有些同学们可能抱着侥幸心理犯下错误,既是对自己、家长和老师的不负责,更是影响到了学校的风气。

六是影响校园治安。由于手机属贵重物品,是学生的心爱之物,势必要花费掉许多精力和时间来保管,但还是很容易被小偷走,校园丢失手机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不少的损失和麻烦。有的学生由于电话过多,为了交上话费,平时只好省吃俭用或者以学校要交资料费为由向父母要钱,甚至出去偷抢、敲诈。还有少数学生因用手机与学校外面广泛联系而被拐骗,甚至走上不归路。

七是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有些班级的自习课看似安静,实则是很多学生在用手机发短信代替以往“交头接耳”。老师们对此虽然很恼火,但也没办法,因为除了教育只能还是教育。

八是手机对人有辐射。研究证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较幼嫩,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的脑部神经造成不可逆伤害,配有手机的学生的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将会明显下降。同时,手机还会使听觉受损,睡眠质量下降,免疫功能失调。另外它还是致癌因子,能诱发白血病和肿瘤。

违规手机严重危害着大家的生活,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并进行深刻反思。因此胡晓东老师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并真诚呼吁:同学们想想劳碌的父母,为了自己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在校园里科学合理合规地使用手机,共创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

同时针对最近同学们身体健康问题频发的现象给同学们强调:换季期间及时增减衣服,晚上盖好被子,做好个人卫生和防护。希望同学们积极向上,健康阳光,幸福地生活在青岛六十六中的校园。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