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十个一” | “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主题征文活动优秀作品(8)
时间:2024-03-04   浏览:1765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以良好家风助推社风民风清正清朗、向上向善。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突出思想道德内涵,传播廉洁文化理念,讲述你的廉洁家风故事。

家风无言,润物无声

一门好的家风,胜过千万所名校。说到家风,人们就会想到祠堂里的训诫牌。但我们家的家风不是虚张声势,也不是理论式的说教。而是浸润万物的细雨,它在春风里慰藉泥土,涵养生命,并由此枝繁叶茂。


俭可养廉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父亲在爷爷那里学的第一首古诗。五零后的爷爷,曾经饱受饥饿的折磨。他们那个年代兄弟姊妹多,年龄又小,都不具备劳动能力。只能靠家长每天上田种地,挣粮票换粮食才得以养家糊口。那时由于土地贫瘠,没有技术,收获甚是微薄。这时,野菜、红薯、玉米成了他们的主食,每个孩子每餐只有半碗青菜或红薯,吃不饱是常事,迫不得已时甚至要扒树皮以此来充饥。

逢年过节,团圆之际,我经常听到爷爷讲述这些陈年旧事。因此,小小的我就懂得了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节约每一粒粮食。庆幸我从小就养成了这个好习惯,吃饭时,不挑食,不撒饭,不吃干净不放碗。

受爷爷的影响,父亲是一个特别节约的人,小时候衣服旧了破了,缝缝补补,穿了再穿。这使他在这个物质富裕的年代,都不忍扔掉任何一件旧衣服。有些实在是太旧,无法再穿,母亲不得不丢掉,但必须做到不让父亲察觉。倘若被他知道,又是一顿训斥:“衣服还能穿,丢掉干啥啊!”

俗话说“成由勤俭败由奢”,细细品品这句话,从当代社会现象来看,勤俭节约的人和奢侈浪费的人确实有着品格上的差异。所以又“以俭治身,则无忧;以俭治家,则无求”,这些流传下来的名句总是那么地精炼。

孝以修德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要遵从。父亲在别人眼中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不仅是对外人热情,对家里长辈更是非常孝顺。爷爷奶奶说的话只要是对的,绝对服从。如遇做错事情,父母训斥,他从不顶撞。

我的父母自从成家育子,总在外地漂泊,老家成了他们心中的羁绊。但我的父母每半年都要回家看望爷爷奶奶以及姥姥姥爷,父母会陪他们吃饭,陪他们聊天,帮他们做些常务家事。若是家里老人如有病痛,需要住院治疗。不管其他兄弟姐妹怎么做,父亲总是率先找好医院,与医生沟通,接送老人进院治疗。因为他知道,养育之恩,难以忘怀,无以回报。尽孝道要趁早。我更是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俗话说“给孩子积累品德,比给孩子积累财富,重要得多得多。”父亲传承下来的良好家风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高一12班于志轩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