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十个一” | “书香迎新春,阅读过大年”读书分享活动优秀作品(8)
时间:2024-03-04   浏览:177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分享读书故事,诵读经典文章。畅谈心得感悟, 抒发豪迈心声。请同学们同家长一起享受阅读时光,向大家推荐你心中的好书吧!

《活着》读后感

岁聿云暮,一元复始。在这个热闹的春节假期,我和家人读到了一本令人难以忘怀的小说,就是余华写的《活着》。

微信截图_20240304180823.png

对于我而言,光看这个书名,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主人公应该是在遭遇了苦难,在这当中想要轻生,但同时又因为某些因素不得已才继续活下去。但是在合上书以后,我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想哭却又哭不出,说他们可怜好像又不可怜。

余华是在一名叫福贵的老人身上,用第一人称叙述其看似悲惨的一生。福贵是一位地主家的儿子,青年时好嫖、赌,把家里的钱都霍霍光了,在还债途中被误会成国民党,抓去当兵。在几年的战争中,他死里逃生,最终逃回家中,发现父亲已经死了。后来女儿又因为发烧耽误了医治,变成了哑巴。儿子因给县长老婆献血,而抽死了。外孙也因吃多了,豆子噎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婆家珍、女儿凤霞、女婿二喜也相继遭遇不幸,这一大家子就剩福贵一个人,最终和老牛相依为命。

以多数人的想法看来,他最后的命运不是疯就是自杀,可是福贵依然乐观的活着,因为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活着就有希望。

每个人开始来到这个世界上,有欢笑,也有泪水。凭什么在那个时候贫苦人的泪水就要比富有人的泪水流的多一些。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只有有钱人才能幸福,但事实上,钱并不是万能的。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作者的这一句话令我回味。“活着”就够了。

对于我家人而言,他们也受余华的文笔所震撼。我爸说“徐福贵的一生,是我难以想象的,在他中年时期,由于他自己,他的家庭因种种原因遭受变迁,接二连三的,他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相继去世,最后只剩下他和老牛孤独终老。从一个风风光光的青年到孤苦伶仃的老头,时代的变迁,身份也随之发生变化。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越来越好,但是主人公却恰恰相反。死亡并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它终究会到来。但你也要学会忍受,忍受现实给予你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人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坎坷,怎能获得希望?

高一12班于佳利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