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标理念 共研大单元教学 ——青岛市高中语文必修上一、二单元大单元集备活动纪实
时间:2024-10-08   浏览:1571

为深入贯彻新课标理念,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9月27日,青岛市各高中高一年级语文教师齐聚六十六中,共同举办了青岛市高中语文必修上一、二单元大单元集备活动。

集备活动伊始,教学设计展示。青岛一中徐婷丽老师以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进行了大单元教学设计。徐老师首先立足课标要求与评价任务,宏观阐释了单元设计的思路。接着,徐老师从《沁园春·长沙》单篇教学、四首现代诗群文阅读和两篇小说群文阅读具体展示了其大单元教学设计。徐老师紧扣课标要求,以任务群的方式推进学习活动,不仅让教学设计落地实践,还成功举办了“诗歌创作展”等活动,为大单元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范例。

青岛十七中王琳老师以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进行了大单元教学设计。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人文主题为“劳动光荣”,王老师将本单元教学分为六个课时,每一课时设计贴合主题的学习情境与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以达成大单元学习目标。两位老师的精彩设计,为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推广与运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教学设计展示完毕后,青岛第六十六中教研组长阎慧老师从高考理念的变化入手,以具体试题为例分析了高考语文的考查要求,明确了大单元教学的方向。基于此,阎老师提出了高阶思维下语文大单元教学步骤,这其中包括分析教学要素,提炼单元大概念;分解关键概念,确立大单元目标;整合大单元内容,设计活动情境三步。在此过程中,阎老师以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关于“劳动”“工匠精神”写作微课程设计和第一单元“青春的价值”大单元教学设计活动为例帮助教师明确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以便更好开展设计活动。

大单元教学设计,通过精准把握课程标准与整合教材内容,制定单元教学的目标,并据此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此模式促进了学生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深度思考,增强了其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能有效解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传统教学难题。因此,开展大单元集备活动是必要的。本次集备活动的开展,为青岛市高一年级的大单元教学指明了方向,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和学习机会,极大地助力了教师在这一创新教学模式中的实践与探索。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