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情感的载体,是思想的桥梁。为深入挖掘并传承书信这一独特文化载体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同时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书信写作和诵读能力,12月5日下午,高一语文集备组开展了以“见字如面 纸短情长”为主题的书信写作暨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党委书记章鹏,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光鹏,副校长沃春霞,副校长庄永奎,办公室副主任张新辉,学管处主任李小明,校团委书记管晓倩,中华儿童艺术促进会语言专委会副会长、青岛电视台联欢晚会导演康杰,青岛音体广播电台马强越,学生家长代表李洁、孙勇以及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家书启幕,青春开场
本次活动的热场环节中,短片《家书》以深情笔触,让全体同学沉浸于家书的温情与力量之中。紧接着,由卜秀蓬老师指导的舞蹈《青春万岁》,以活力四射的舞步,展现了青春的无限活力与激情。王玉莹、张弘睿带来的《从前慢》则以悠扬歌声,让人回味往昔温情,为整场活动奠定了温馨而感人的基调。
学子诵笺,情深韵长
在本次活动的开篇,马秀芳、宋瑞元及萨伊热木别克三位同学以深情之声,朗诵了各自亲笔撰写的书信。这些书信,有的满载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眷恋,有的蕴含对幼弟的殷切期盼,还有的则寄托了对巍峨天山的崇高敬意。每一字一句,皆情感真挚,流露出深厚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如同温暖的溪流,悄然润泽了在座每位同学的心田。
冯嘉睿同学诵读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更是以深情而富有哲理的文字,引发了大家对生命、对母爱的深刻思考。书信的力量,在这一刻超越了文字的局限,化作连接心灵的桥梁,传递着温情与慰藉。
师语心声,共绘未来
在温馨的氛围中,老师们也敞开心扉,用文字与歌声传递着对同学们的深深期许与真挚情感。班妈仇姗姗老师以《孩子,我想对你说》为题,用深情的话语诉说着对同学们的关爱与期望。宋林珊老师与张熙晨同学共同诵读了三毛的《给学生的一封信》,解答了同学们对当下生活的困扰。王莹老师与杨淑妮同学携手带来歌曲《父亲写的散文诗》,用悠扬的歌声诉说着亲情的温暖与力量,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沉浸在感动之中。
家长寄望,信语绵绵
活动中,孙天宇爸爸深情诵读了麦家先生的《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字里行间流露出父爱的深沉与广阔。紧接着,李昕润爸爸诵读了刘慈欣的《写给二百年后的女儿》,以科幻的视角,展现了父爱的长远与深邃,让人感受到即便在遥远的未来,亲情的力量依然强大而温暖。此外,一些不能到场的新疆班的家长们也为同学们准备了小视频。视频中,家长们用真挚的话语表达了对孩子们的思念与关怀。尽管千山万水相隔,但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却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深切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力量。
书信传情,热血铸魂
一封封书信,承载着纸笺温度与青年热血,即便历经百年流转,信念依旧弥坚,初心永不改变。在王吉锋老师的指导下,青岛66中振鹭剧社演绎了课本剧《寻》,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感受了那段历史的温度与深度。随后,青岛音体广播电台的马强越先生带来深情朗诵《有你们不会亡》,其精彩的诵读让人沉浸在文字之间,深切体会到萧红对民族、对国家的深沉热爱与坚定信念。最后,全体高一年级学生以饱满的热情,齐声诵读《少年中国说》,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表达了六十六中学子的豪情壮志与责任担当,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蓬勃朝气与昂扬斗志。
嘉宾总结,情感升华
本次活动在尾声阶段迎来了又一高潮,中华儿童艺术促进会语言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青岛电视台联欢晚会资深导演康杰先生,以其独到的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对本次活动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而精彩的点评。随后,康杰先生更是即兴朗诵,以其深情并茂的演绎,将本次活动的精彩瞬间和情感纽带巧妙地串联起来,为全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与情感的双重盛宴。书信,作为情感的纽带与智慧的火花,其力量深重且久远。在此,衷心希望,文字的力量能够成为每一位同学心中不灭的灯塔,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风雨变换,都能温暖心灵。愿在文字广阔天地里,邂逅那份专属的热爱与追求,让生命之旅因文字的陪伴而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