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火余温尚存,学农实践又添新篇。高一学子们在田间地头的耕耘中继续书写青春的印记——播种希望的菜苗、揉捏面团的匠心、呐喊青春的誓言,每一滴汗水都在百年校庆的画卷上晕染出绚丽的色彩。让我们跟随学生亲笔记录的文字,感受第四天学农生活的质朴与热烈。
高一8班:阳台小菜园 ——种下希望的方寸田野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当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劳动实践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一环,而学农实践活动中中的阳光小菜园,成为高一8班同学们体验农耕、收获成长的青春田野。
初次面对杂草丛生、土地板结的菜园,同学们手足无措却又难掩好奇与期待。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迅速分工。镰刀割草、铁锹翻土,汗水浸透衣襟时,那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突然有了重量。 播种时刻,掌心托起的种子仿佛跃动的希望。蹲身埋种、覆土轻压,大家动作真挚虔诚。当绿意悄然破土时,他们忽然明白:劳动不仅是汗水的挥洒,更是对生命的敬畏。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在这片小小的菜园里,同学们种下的是种子,收获的是成长,开启的是一段关于青春、劳动与责任的美好征程。
高一9班:面艺坊记——指尖揉出的光阴故事
初入面艺坊,红色展板上传统节日面食文化介绍,瞬间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授课老师讲解完饺子制作基本步骤后,同学们迅速分工:男生揉面时手臂绷紧青筋,女生切菜时刀刃轻叩砧板,韭菜的清香与面粉的麦香交织中充满了烟火气的诗意。
包饺子最是热闹:手法熟练的同学包得又快又好,技艺不佳的同学则在“师父”指导下慢慢进步,很快,案板上摆满形态各异的饺子。出锅后的饺子香味四溢,大家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格外满足。最后,同学们自觉清洗用具,结束了这次面艺课程。 此次活动,同学们在团结协作中学会包饺子,感受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增进彼此感情,展现新疆班学子风采。2025年是学校百年华诞,相信同学们能传承母校精神,为校争光。
主题演讲比赛:百年薪火燃壮志
当夕阳为学农基地镀上金边,礼堂内正涌动着青春的热浪。“百年薪火,青春接力”主题演讲比赛在此拉开帷幕。在全体同学的期待声中,十二个班级依次登台,用声音点燃信仰之火。
高一1班以《相信》叩响历史回音,九人合诵如钟磬齐鸣;高一4班三十二人齐诵《百年星火 赤子长歌》,声浪如潮,震彻穹顶; 高一10班新疆学子用《青春逐梦 爱国兴邦》架起民族交融的桥梁;而最动人的是互动时刻,则是台下此起彼伏的“我想试试!”如春雷炸响。这一刻,百年校史与青春呐喊共振,教育报国的初心与少年热望交融。
薪火照前路,接力正当时。学农实践中,同学们在菜园里读懂生命,于面案前触摸传承;演讲台上,少年们以铿锵誓言回应百年母校的期许。当菜苗的新绿遇见饺子的蒸汽,当泥土的芬芳混入演讲的激情,我们看见——教育的光,正穿透时光,照亮新一代的征途。愿同学们带着这份浸润汗水与热泪的成长,在百年校庆的荣光中,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六十六中传奇!
撰稿:余苇
初审:刘敏
复审:李小明
终审:庄永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