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共育未来——“求真”德育讲坛心得体会
时间:2020-10-08   浏览:2141

青岛六十六中“求真”德育讲坛首期讲坛高二级部心得选编

青岛六十六中的班主任老师们有着教育人的情怀,他们仰望星空;同时更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苦干、实干精神,他们脚踏实地。

本着“求真务实、守正出新”的学校精神,立足于真学情,解决真问题,务求真实效,深耕真德育,青岛六十六中于学校建校95周年之际,首辟“求真”德育讲坛。我们开辟这样一方讲坛,是为了我们教育的理想,更为了我们教育的实战。“求真”德育讲坛是抛金引玉,更是“点亮”和“引燃”。希望有更多的思想、智慧、资源在这里交互,希望我们头顶的教育星空更斑斓,希望我们脚下的教育大地更深厚。

家校携手,共育未来

高二13班主任 潘贵美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阵地,但教育不能仅仅只靠学校,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家长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孩子的教育决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在听完成老师的讲座之后,关于如何与学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我有几点体会。

家校携手,共育未来——“求真”德育讲坛心得体会

一、多与家长交流沟通

相互沟通多了,老师能够从家长身上得到大量信息,更能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个别教育;反过来,家长又能从老师身上汲取教育的知识技能,更有利用于家长在家庭中与孩子的交流。这样,家长与老师结成和谐、融洽、互相信赖、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家校携手,共育未来——“求真”德育讲坛心得体会

二、设身处地地为孩子和家长着想,理解孩子,也要理解家长。

做一个好教师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良好的道德情操、有乐观的幽默品性、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有持之以恒的韧性、还要有驾御自己情感的能力。不能一见面或一打电话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并都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对于孩子自身的情况应该了如指掌,但有时又束手无策。当学生犯错时,我们应该平心静气地站在家长的角度,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孩子、理解家长。

家校携手,共育未来——“求真”德育讲坛心得体会

三、在班级里多增加一些孩子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动手技能活动,活动中鼓励家长多参与进来。

现在的孩子动手能力比以前的孩子差一些,我们和孩子和家长交流的时间也比较少,增加孩子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动手技能活动,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生活能力,有利于彼此的交流和沟通。

家校携手,共育未来——“求真”德育讲坛心得体会

以上是我对家校合作的一些体会,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民族的未来,希望学校与家长都能重视孩子的心灵世界,加强联系、沟通与合作,家校合作,我们共同撑起孩子的未来。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