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促成长汇报展风采——梁琳青年教师汇报课总结
时间:2020-12-25   浏览:2287

作为一名初来乍到的青年教师,为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进一步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我参加了青岛六十六中举行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活动期间,全校语文组老师百忙中抽出时间听课,给我以极大的鼓舞。在教务处、高一语文集备组、各听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的汇报课圆满完成。现将汇报课情况总结如下:

选题意义

写景抒情散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故都的秋》是语文必修教材专门的散文单元中的第一篇散文。本文结构清晰明了,易于学生整体感知;景物描写抓住了故都北平富有特点的事物,景物的选取雅俗结合,利于学生理解把握;语言优美,描写景物细腻生动,情感表达饱满直接,便于学生在感受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字欣赏能力。高一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散文,了解过散文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但之前没有重点学习过写景抒情散文,对于情景交融等手法不太熟悉,对散文语言赏析不够深入,缺乏朗诵技巧。《故都的秋》文章特点适合高一学生的学情,适合青年教师实际教授。因此在陈宏老师的建议下,选择《故都的秋》作为汇报课展示内容。

备课过程

选定汇报课内容后,在正式汇报课之前,我学习了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用书》和相关《故都的秋》教学论文,更新教学理念。我在一师一优课网站、山东教师教育网上查找相关名师视频,选择与学生学情相符、与本人教学风格相符的教学视频学习。在学科网上查阅借鉴相关备课教案,选择与本单元散文教学相符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修改。经过多次修改,定下以下三个目标:1.涵咏诵读,掌握故都的秋景特点,赏析画面之美。2.琢磨推敲,品味文辞之美。体会并学习课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3.通过朗诵和阅读感悟作者审美倾向,领会民族审美趣味,提升自身审美感悟能力。认真备课,认真研读文本,参照《教师教学用书》的建议,编写导学案和教学设计。

导学案严格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模块编写。课前预习主要有走进作者、字词积累、脉络梳理三部分,要求学生运用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完成基础性学习任务,课前自主阅读,把握文章内容。课中同样也是设计了三部分内容,步步深入。先是感知文章,为秋景命名,考察了学生概括能力。其次是自主选择优美写景段落鉴赏,并对鉴赏方法给予提示、引导。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最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感悟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独特的情感。丰富学生审美视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导学案和教学设计完成后,交给同集备组老师审阅,积极采纳有效建议,三次修改,最终定稿。

上课前,严格检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案,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预习部分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及时要求学生修改、补充。

磨课促成长汇报展风采——梁琳青年教师汇报课总结

磨课促成长汇报展风采——梁琳青年教师汇报课总结

磨课过程

第一次上课是在高一七班,作为新老师,第一次开汇报课,思想上十分重视本次展示机会,想向各位老师展现自我。但经验不足等问题使我内心难以平静,不自觉地忐忑紧张。在七班上课,我的重点在于试验课程环节能否顺利推进,观察学生对学案的使用程度,课后总结反思发现第一次上课学生不会赏析,我的指令不够明确,比如概括秋景图的时候会出现“北国之秋图”这种不针对段落而是针对全文的答案。课后我根据问题及时调整学案,明确问题,明确指令。

第二次上课选择的是高一三班。教学过程较为流畅,学生积极性高,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讨论中并且踊跃发言,积极展现自我。课后,语文组每位老师针对上课情况提出建议。1.声音略小,坐在后排的学生容易听不清,出现走神问题。2.PPT做得略简单,重点问题及内容、课程目前进行的环节没有展现在课件上,学生整理内容和进行活动的时候比较茫然,无从下手。3.朗诵部分太少,只涉及了其中秋雨图对话的朗读展示,需要加入朗读环节,提高学生朗读技巧,同时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作者情感和文中优美的语言。4.教师缺少对学生的评价。第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回答得很好,很到位,但是教师没有及时给予眼神鼓励,回答完毕后,也没有针对他的回答给出相应的评价。评价完学生答案后可以从教师的角度总结说明,再次明确。

在对相关问题进行改正后,我选择了高一四班模拟上课,严格把握时间,增加朗读环节后对学生提前预习的要求更高了,课上讨论时间缩短,个人展示时间增加。第四次上课是在高一五班,高一集备组集体听课,集思广益。课后集备组提出以下意见:1.上课语调过于平淡,建议抑扬顿挫,在关键处增强语调吸引学生注意力。2.学案上出现拼音移位问题,需要修改。3.课上问题指令要明确,品读段落时,要指向清楚,直接问如何体现“清、静、悲凉”。4.课程内容上应该扩充一下,文章层次划分要讲,关键字词要讲;课前预习内容有走进作者,课上帮助学生分析审美情感时应该提一下作者生平并展示出来。5.课堂氛围比较沉闷,课前可以让学生朗读活跃一下氛围。6.教师教学口头语少一点。

每一次试讲后我都虚心接受备课组其他老师的意见,认真修改导学案和备课教案。每一次的试讲、每一次的修改都加深了我对课文的理解,提升了我的教学专业技能,增强了我上好汇报课的信心。

几番打磨之后,最终定于2020年12月18日高一八班教室进行汇报课展示。

磨课促成长汇报展风采——梁琳青年教师汇报课总结

磨课促成长汇报展风采——梁琳青年教师汇报课总结

磨课促成长汇报展风采——梁琳青年教师汇报课总结

课后反思

有人说,磨课、磨理念、磨学法、磨学情才能赋予课堂第二次生命。一个教师要展示出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其实是一个不断否定、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两个星期的磨课,我对如何上好一节课有了更深的体会。1.备课细节不可忽视。学案上出现拼音移位是编写教师的疏忽,给学生树立了不规范书写的反面案例,教师出现马虎错误会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教案编写要精益求精,不仅内容上需要全面,格式上要做到赏心悦目,添加必要方框、格子美化学案。2.教态轻松与随意不可混淆。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手势、温和轻松的笑容吸引学生。3.针对性评价到位。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作为老师应及时给予针对性评价,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如何能给出更专业的评价这方面我还有很大不足,需要积累评价性语言。4.吸收名师经验。浸盈教坛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名师,他们的意见自然是金玉良言,对我站稳三尺讲台益处颇多。比如之前磨课时老师们提出的意见,我积极改正,但真正上课时,仍会有其他问题出现,可进步的空间仍然很大。这次课件中引用的诗文有的上课没有涉及到,对此问题孙老师经验丰富一针见血直接指出,对此表示十分感谢。5.作为一名新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还不够深入,对单元教学任务的完成度较低,对新课标的认识不够深刻,需要不断观看名师视频、听教学学科师父以及其他老师的课,多读语文教学方面的学术专著,积极参加教研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自我修炼自我提示。

最后,感谢语文组的各位同仁,帮助我提升专业素质,让我不断地变得成熟和从容。感谢青岛六十六中提供青年教师成长平台,助力我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迅速成长为青岛六十六中的骨干力量。

磨课促成长汇报展风采——梁琳青年教师汇报课总结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杭州路3号乙
  • 电话:0532-83718048
  • 版权所有:青岛六十六中
  • 技术支持:青报教育在线
  • Copyright© 2017 鲁ICP备0607369-1号